《洛阳往事》序章 结缘名城
序章 结缘名城
朋友你好
如果你喜欢历史文化并曾游历或调研洛阳,那你真行。
如果你没走过洛阳或者错过了洛阳,那么你“Out”了,有可能得补一下。
常听说,要了解二十年的中国,到深圳,二百年,到上海,五百年,到北京,一千年,到开封,三千年,到西安,而要了解五千年的中国,只有到洛阳。
是啊,以“河图洛书”为发端和标徽的河洛文化是公认的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从夏朝定都算起,历代不断将洛阳作为首都也已有四千多年之久,相当长。
洛阳这座历史渊源深厚、人文矿藏丰富,雄踞中原、魅力四射的城市,以其在华夏历史上长久的中心地位,成为当之无愧的“古都之首”、“名城之冠”。
近几年的洛阳,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十佳魅力城市”、“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旅游城市”等称号,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旅游资源共有五十五处,龙门石窟景区入选全国“5A”级景区,“4A”、“3A”景区之多也位于全国之首。
游历洛阳,会对这里生态环境的淳朴优美,人情世态的古雅温馨感到愉悦。
而且,当你行走于这个蕴蓄了几千年文明的城市,当你在行走中不断地陷入对这个城市曾经辉煌的回忆,当你一步步地惊喜自己因为洛阳而获得的关于东方文明的发现,当你慢慢地感触其呼吸与脉搏,逐步体味其地域的文化精神和市民的整体个性,你会享受到更多大不相同的趣味。
你将开始与我一起漫步洛阳了——
寻访既往,领略今朝,洛阳这位饱有中国文明精深内涵的历史老人,将不再是携带千年云烟渐渐远去的伟岸背影,而是庄重、大气、从容、热情地缓缓向我们走来……
风云卷舒大王旗
在千百年的中国历史上,洛阳城头,大王旗你偃我树,热闹非凡。
在大王旗的卷舒之中,是难以数计的重大政治事件和政治活动。这些重大政治事件和政治活动,为洛阳积累了色彩丰富的政治文化,成就了洛阳的一大特质:高。
政治文化核心的是政治理想,诸如中原先哲老子、墨子,堪称中华文化导师,他们影响了中国漫长岁月的“无为而治”、“天下为公”等学说,都是在洛阳孕育和形成的。
政治文化的表现是政治制度,夏、商、周在洛阳奠基,中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形态,在洛阳产生及完备。东周以后的封建社会制度,也大体萌芽于河洛地区这片厚土。
河洛政治文化丰富多彩、摇曳多姿,不仅表现在哲人学说的远见卓识,当然也在于帝王们的认可和推行。
许多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政治事件,发生于洛阳,一些对中国历史演进和社会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政治制度,肇始于洛阳。它们或者是由这里的政治家首先提出,或者首先在这里实施。如影响深重的“九品中正制”,流风绵延的“科举取仕”等。
洛阳这方神奇的土地,长期作为中国政治舞台中心的主角,从这里演绎出的政治理想、政治制度,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推动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尽管以今天的眼光回顾和审视,这些政治文化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局限性,但不可否认,它们曾经是具有非凡胆识的政治见解,曾经是引领风骚的政治理想,曾经是顺乎当时社会方向的政治制度。
透过政治硝烟,拨开历史迷雾,我们不难发现,河洛地域文化中的政治文化具有中心文化特质,它作为中华政治文明的源头和核心,不断地向广袤的时空延伸,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进程。
譬如以河洛为核心的中原政治文化对周边少数民族政治进程的影响,对移民地区政治的影响,对外来民族的影响以及对世界政治进程的影响,都能从这里找到历史的印痕。
从南北朝到五代,凡是少数民族封建王朝,无一例外地都被融化在汉文化的海洋里;那些与汉族封建王朝抗衡的少数民族政权,也无一例外地效仿、引进、吸纳中原的政治文明,加速本民族政权向中原政权的向心和凝聚,如西夏、辽、金。
深受河洛文明洗礼的先民们,曾经多次携血带泪地向南方移民,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力,更带去了相对先进的政治文明,促进了该地区的政治进程。
河洛政治文明,向外辐射的能力超乎寻常,通过丝绸之路,甚至跨出国门,影响西方世界;通过朝贡和留学生,到达朝鲜、日本,加速了东亚儒家政治文化圈的形成。
当我们今天徜徉于河洛大地之上,流连于故国遗迹之内,拂去千年的尘埃,回眸久去的政治风云之际,我们应怎样去认识和理解这笔宝贵的政治文化遗产?
融汇八荒的教化筐箩
寻索洛阳的城市精神,会发现其另一重要特质:容而大。
在神奇的河洛大地上生活的先民,最早从蛮荒时代走来,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但洛阳绝不妄自拒外,由于她胸怀宽广,具有强大的包容性,所以河洛文化万方辐辏,汇于一身,在接纳和蕴蓄中,渐渐变得内涵丰富、沉淀厚重。
几千年来,无论哪方逐鹿问鼎,河洛文化乃至中原文化总是以其博大的胸襟,兼收并蓄,融汇八荒,使自身得到不断地充实和完善。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释、道、儒“三教合流”,其融汇和发展,无不与洛阳息息相关。
佛教文化最先传入洛阳,使洛阳创造了许多中国佛教史上的第一。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第一座寺院,为中国“释源”;洛阳是第一个佛经汉译中心,中国第一部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在洛阳译出,佛教的其他经典也多在洛阳首译。
唐宋时期的洛阳为国际化大都市,而进入鼎盛期的中国佛教,则以洛阳为中心远播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
河洛文化的厚重与包容,为道教文化的孕育与生成提供了丰厚的营养,使得道教这一土生土长的宗教,逐步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一支。
道教强调内以治心,外以救世,以生为乐,重生恶死,主张通过修行体验求得生命能量的升华。由于统治阶级大力扶持,隋炀帝时,在洛阳置玉清玄坛,建道观二十四所。唐代继续奉行崇道政策,李唐统治者自称老子后裔,所以唐代洛阳道教发展极盛。
道教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宗教。道教所主张的宇宙生成观,同中国传统的宇宙生成观是一脉相承的;道教所倡导的崇尚自然等为人处世的准则,成为数千年来国人重要的审美追求。
道教中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逐步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支柱。它对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医学、化学、养生、天文地理、民间信仰以及社会习俗等各个方面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应该说,河洛文化孕育了道教的滋生与民族特质,道教的发展演变亦进一步丰富和影响了河洛文化。
儒家学说自两汉起成为中国政治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东汉开基皇帝刘秀将西汉的“尊孔读经”进一步发扬光大,天下初定,便兴太学,很快形成了“内外讲堂,诸生横巷”的盛况。太学里,最大的讲台“长十丈,广三丈”。刘秀还车驾亲临,勉励教授——“博士祭酒”们承担起“教化社稷”的天赋责任。
明帝刘庄继承先帝遗志,常常参加和主持太学的儒教论坛,两次登上讲坛,评儒论道,“帝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时,“冠带缙绅之人,环桥门而观听者盖以万计。济济乎,洋洋乎,盛于永平矣!”明帝还身体力行,尊师重傅,引领全国的经学潮流。
东汉洛阳太学不愧世界第一名校,最盛期,学生人数超过三万,连北方的匈奴都派遣子弟留学洛阳,读经、学儒、镀金。
另外,中华文化中很多分支性文化都可以在洛阳找到渊源所在。譬如神龙文化、易学文化、商业文化等,均孕育产生于河洛地区。
河洛文化海纳百川,方才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母体和祖根。
巨树,根深荫远
行走洛阳,流连洛阳,不经意间,便会发现洛阳感动人心的地主丰采。
在言谈处事中,在洛阳的媒体上,常常看到、听到这样的话:我市某某方面需要改善,某某地方需要整修,否则外地客人会有看法,外地客人会不愉快,提请政府抓紧。政府及时回应:某事原因某某,已决定某时由某部门实施;某地情况某某,已责成某部门本星期五之前解决。云云。
洛阳市容的整洁和秩序是有目共睹的,因此不能认为“改善和整修是面子问题,外地人不来旅游本市就可以邋遢”。时时处处为客人着想,替客人考虑,把“待客”事宜置于重要地位,是一个好地主的基本素养。
河洛先进文化,以根文明和中心文明的资质,千百年来不断地向外辐射,和平年代由政权推动,周边效仿,战乱年景随人颠簸,被迫扩散,影响力自是巨大。影响力所及,复又转化为向心力和回归力,洛阳的“待客”任务事实上也比其他城市大得多。
中华民族亦称华夏民族。对于“华夏”一词来源的考证,学术界已有定论,“华”和“夏”实际上都是地名、国名亦即古代氏族部落名称,而“华”与“夏”均在河洛地区。
以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华大家庭的各地域文化,无不散发着河洛文化浓郁的乳香,其重要原因,除历代统治者的推动外,还有人口的流动——由河洛地区的“中国”向其他各地的“方国”的播迁。
把中华姓氏史与河洛地区的文明史加以对照,就不难发现,无论是姓氏的萌芽、产生,还是普及、定型,无不与河洛地区息息相关。
根据现有的历史资料获得翔实查证,在当今汉族人口百分之九十点二的一百二十个大姓中,全源于历史上的河洛流域的姓氏有五十二个,部分源头在河洛流域的姓氏有四十五个。
在中国历史上,河洛流域这这一百多个姓氏的先民有数次向东南中国的迁徙浪潮。
西晋末年,晋朝皇帝南渡,随着政权动迁出现大量移民。《闽书》记云:“永嘉二年, 中原板荡, 衣冠始入闽者八族, 所谓黄、陈、郑、詹、丘、何、胡、林是也。”除林姓发自光州外,其余全是河洛大姓的后裔。
唐朝初期,唐高宗派陈政、陈敏、陈敷三兄弟率五十八姓军校入闽平叛, 这些军人全都征发于河洛流域,后来全部留在闽地,入籍生根,繁衍及今。
唐朝末年至五代十国时期,光州刺史王审知,被朝廷授为威武军节度使兼福建观察使, 率部族入闽, 割据一方, 经营数十年, 入闽时所率军校多为光州子弟,而此次大规模移民潮中的郑姓即是源于河洛流域的大姓。
南迁的河洛人中后来有相当数量的漂洋过海,到台湾,到南亚,到世界各地。有人说,福建人来自中原的, 占福建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左右,而台湾人来自福建的, 占台湾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左右。
比例之重,令人讶叹,难怪台湾人,港澳、日本、新加坡、及全球各地的华人,他们深情地称自己是“河洛郎”——河洛的儿子。
所谓“树高千丈,落叶归根”,难怪“河洛郎”要不断回到洛阳寻根探源,归宗恳亲,姓氏之根或血缘所出,这种认同感和凝聚力,岂是他种缘由堪比。
历史上的人口播迁,尤其是大规模的播迁,和历代政治、军事剧变密切相关。由于在根源上,满浸着血泪和悲伤,“向心”和“回归”便自然要牵动洛阳人和外地人、海外华人内心最深处的亲情之弦,使人不由不潸然而又肃然。
多种原因,使洛阳成为人们心中的热土,使洛阳人成为热情好客的地主。
生生不息的奇迹之城
体验洛阳,感受到的不仅是河洛文化的延绵不绝、生生不息,而且更有现代城市的创造进取、活力四射。
河洛地区自古帝王必争,兵连祸结,但河洛文化历经劫难而不消灭,以其锲而不舍的品质,坚韧生长。河洛文化顽强的生命力,自远古至于当今,一脉相继。
河洛地域文化成长到今天,依然在熏陶和滋育着一代又一代的洛阳人,不仅已经是丰厚的文化底蕴,也是洛阳市民的现代文明涵养,这种底蕴和优势从各个方面表现出来,为社会各界和国内外朋友所普遍认可。
我们说,河洛文化不仅仅是博物院里的文物,图书馆里的华章,而且也是当今生活中一个个活生生的现实存在。厚实的文化优势、环境优势之上,工业优势、科技优势一次次地异军突起,为这座千年帝都增添着源源不息的青春活力。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洛阳的经济总量在全国上升了二十六个位次,上升速度居全国第二。目前洛阳市的经济总量在中部六省排名第四。这些作为一个全市六百多万、市区二百多万人口的城市来说应该是骄人的成绩。
洛阳的城市发展步伐非常之快,老城区一百二十平方公里,刚刚过去的七年里,投资五百亿元建设的洛河南岸新城区和伊水南岸新城区已建成一百五十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二百五十多平方公里内,洛河、伊河、瀍河、涧河和人工湖泊等水域面积占百分之十,绿化面积占百分之四十六。百分之十的水面的覆盖率,莫说中西部,就是沿海城市也是少见的。
洛阳的城市发展和环境发展同步。龙门石窟、白马寺之外,庞大的洛浦公园、伊滨公园之外,周边度假风景区之外,夏代遗址、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隋唐洛阳城、汉魏故城也都相继“走出”地面,迎接八方宾朋……
诚然,中国的古建筑皆是土木结构、砖木结构,宋代以前能够保存至今的少之又少,历史上的洛阳,总是处于战争的中心,遭受破坏时首当其冲,所以洛阳的历史文化优势大体是藏在地下的,或许你会说,这里没有故宫那样亮丽的皇家标志,也没有兵马俑那样沉甸甸的观赏砝码。但,现在我们的旅游追求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由过去那种以感官的接受,逐步在转入更高层面,即对文化和精神的追求。君不见,以探寻历史,了解历史文化为愿望的旅游者不是已经越来越多了吗。
热情好客并且头脑清醒的洛阳早已认识到了这一层,近年洛阳在发展实践中逐步探索和实现把文化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的转变,卓有成效。
在经济发展宏观指导上,洛阳提出由工业强市、科技强市到旅游强市、文化强市,在实际操作中,逐年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资,重大项目纷纷启动。比如说正在实施的国家大遗址保护工程,是十一五期间的国家重点项目。
隋唐洛阳城、汉魏故城和偃师商城三大遗址的保护和展示工程,拉开了洛阳将逐步展示地下文化遗产的大幕。
洛阳和国家文物局从近年开始大遗址的合作发掘与保护展示,让大遗址不但书上有、地面也有,让大家直观地看到历史上十三个王朝的模样。保护大遗址工程,洛阳市财政已经投资了数亿元,国家文物局的投资也达数亿元,后期国家还会追加更多投资。
洛阳的大遗址有多“大”呢?
隋唐洛阳城,历史上其内城面积为四十七平方公里,外城周边加上其“西苑”,周长二百里,分布有十七个行宫,内外城合起来将近二百平方公里。
巨大的遗址为保护和发掘带来极大的难度,好在由于历史的原因,隋唐洛阳城地下遗存保护得非常完整,气魄宏大的定鼎门复原已毕,已经可以让我们一窥隋唐大洛阳的不凡气象了。
可贵的是,洛阳在解决建设、旅游发展的工作中,也包括在市民的生活中,处处体现着文物保护的理念。上世纪五十年代,建设一百五十六个重大项目的时候,洛阳在全国率先创立了城市建设的“洛阳模式”模式——“撇开老城建新城”,这个模式一度成为上个世纪,甚至到现在还一直是全国在城市建设规划方面普遍学习的一种模式。
“洛阳模式”保护了庞大的隋唐洛阳城遗址区和东周王城遗址区,使得我们今天有希望看见其逐步展示,使得洛阳在宋代以前十三个朝代的历史形象能够比较全面地次第登场,让大家看得到,感受得到,从中汲取知识和文化,获得高层次的旅游收获。
待洛阳的以大遗址为重点的文化旅游产品全部推出的时候,谁还会怀疑洛阳的“第一”呢?
握手洛阳
“古今兴废,只看洛阳”的政治历史名城,长时间扮演中国意识形态中心角色的文化历史名城,深藏九朝底蕴、汇纳百代雄风的精神造诣名城,既不遗忘过去,也不懈怠今天,更不盲目于未来的开放进取的现代名城,在与我们相识……相知。
五千年,看洛阳,历史云烟七彩变幻,今天看洛阳,时代活剧更有价值。——我们将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雍容、庄重、大度、从容、热情好客的洛阳在欢迎我们,洛阳悠久的历史文化、洛阳绚烂的今朝丰采在欢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