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天命、天邑和天保

 

 

 

大约在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率领反政府军推翻商朝。

回军走到洛阳地方,看到禾苗嫩绿,鸟雀飞舞,忽然激发了对和平生活的无限热爱,于是下令“偃师”——放马于首阳、嵩山,封弓箭、戈矛于府库,毁战车做柴火用来造饭,表示不再打仗了,安居乐业了。

姬发在洛阳选定一处地方作为临时太庙,安置了夺来的九个国宝重器大鼎后,祭拜了各级祖先,由子弟兵表演了来自老家的威风锣鼓。

汉子们头扎白巾,手捶大鼓,以乱蛙蹦跳般的脚步,故意踢起尘土,让它翻滚如狼烟,非常过瘾。

对付刚刚被推翻的殷商可能复权的军事行动,要建立天下民众的认同和归从意识,周武王采用了四弟姬旦奇妙办法:大力宣传“天命在周”的思想政治工作。

既然“代商”是天命,就要定“天邑” ,又谓“天保” ,政治中心。“未定天保” ,竟“何暇寐” ,连觉也没工夫睡了。

“天保”的“保” ,原意是伞盖的中心部位。周武王以为天的中心就像伞的中心一样。所以要依“天室”之制,定下他的“天保” 。

为此,姬发对河宛、三涂、有岳等地进行实地考察之后,重新回到洛阳地面,“瞻于河洛,无远天室” 。

先目测,很好,继而实地测量河洛大地,结论是,伊洛平原是大地的肚脐眼儿——“土中” ,与天的格局即北极星居于天之中的结构相去“无远” ,甚为接近。洛阳,就是这儿啦。

周武王“依天室” ,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形式上的“为人君者,取象于天” ,而是要从外壳到方位,都要彻头彻尾地与“天”保持一致。

天帝的宫殿——紫微垣,是天的中心,作为天之骄子的人间君王,他的宫殿——“天保” ,也必须亦步亦趋,居于大地的中心。这当然是虔诚的对于上天的依附意识。

周武王在洛阳主持召开了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在全国进一步深入开展以“天命在周”为中心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决议》和《关于确立洛阳为大周首都并定九鼎国器于洛阳的决议》 。

决议是决议了,一个新生的好像嫩小鸡子似的政权,还远远不到有蛋换钱,用来建设的地步。

那怎么办?只好先回去吧,回到原来的封地周方,再展宏图吧。

周人在洛阳短暂逗留后,再度启程,裹挟着大量的商人俘虏,人欢马叫地又回到了陕西地盘,当然这是迫不得已的了。

周人西归,裹挟着大量的商人俘虏,商人俘虏携带着大商青铜器铸造技术、商陶和商绣等手工业技术,还有占卜、预决所用的笔画简劲的文字。

经济力量不足,无法在洛阳建设建设新首都,回到陕西关中的老家宗周即镐京,宣告周朝的建立,分封了鲁、齐、燕、卫、宋、晋、虢等71个诸侯国。

 

 

 

10 献礼、大典和歌舞

 

 

 

周武王死后,其子姬诵继位,为周成王。

公元前1035年,周成王七年,大宰相周公姬旦建议成王:“实现先王遗愿,建设成周洛邑。”

周成王接受了周公的建议,朝拜武王庙、文王庙,告诉祖宗,拟建新都洛邑于前商都附近的洛水之阳。尤其是告诉他爹:您老的遗愿,孩儿要实现。

二月乙未日,周成王姬诵命副宰相召公姬奭先行到洛邑勘察、规划,命周公三月起到洛阳营造新的京城。

早春二月,姬奭带领测绘局一干技术人员,到了洛阳,先行占卜。

“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 ,依照天意,定下了“新大邑”的位置。

然后,度量日影,测量土中,在洛河北岸平原的黄土地上,楔下了两个大木橛子。

偏洛河上游的大木橛子,是为未来的上都“成周” 城的中心点,偏洛河下游的大木橛子,是未来的下都洛邑城的中心点。

阳春三月,莺飞草绿。姬旦带领洛邑建设委员会的人马到了洛水之阳,头等大事是占卜和祭祀。“周公朝至于洛,则达观于新邑营” ,“越三日,丁巳,用牲于郊,牛二” 。

隆重的祭祀仪式当然是少不了的,杀牛、杀羊、杀猪。“约翼日戊午,乃社于新邑,牛一,羊一,豕一。”

姬旦祭祀了八九天,这才依照姬奭楔下的两个大木橛子,开始放线,标记,到处钉立更多的小木橛子,未来的道路、宫殿、祭庙、公务员“勤政苑”小区,都标了出来。

都城奠基,是大事中的大事,奴隶们为国捐躯的时候到了:做牺牲。

每一处重要的宫室奠基,都要牲祭。做祭牲的,有马、有猪、有羊、有人。而按照周公所编制的《周礼》 ,太庙、宗庙——文王庙、考宫——武王庙、路寝、名堂“五宫”这类重量级的建筑,必须使用人牲。

铸铜作坊是国营企业,它奠基也要活人埋下去。

公元1964年洛阳在大规模考古发掘中,于湹河区的北窑村发现有个铜加工厂的遗址,其中十二个奠基坑,七个坑内各埋着一具人骨,挣扎形状各具特色,当应是开炉祭祀的。

新都大建设,是个献礼工程,工期短,任务重,所有在洛阳劳改的前朝殷商“顽民”都派上用场了,运土、打夯,呼而嘿哟,日夜不停。

人力还是不够啊,咋办?向全国征调民夫,四面八方的人都被驱赶向洛阳新城工地,最后每天合计达到数十万人工,全面铺开。

到处都是激动人心的场面。旗子招展,号子震天,劳动竞赛,你追我赶。

重点建设工程的好消息不断传到朝廷,周中央办公厅的秘书们,别出心裁,绘制了工程进展图表在墙头,贴上小红旗儿,日日更新,给成王和宫廷干部们看。

三个月,三通一平;六个月,宫殿封顶,九个月,洛邑成。

真是世纪速度啊!周成王到了洛阳,被簇拥着,在新黄土铺就的城市大街上,豪情满怀地走了一趟又一趟。

在竣工祭祀大典上,周公做汇报说:在成王和周中央的英明领导下,我们的新大邑建成了!“城方千七百二丈,郛方七七里,以为天下之大凑” ,我们还“设丘兆于南郊,建大社于园中” ,利于我们的卜祭工作再上新台阶。

成王讲话说:“先王的遗愿实现了,包括王城和下都两大部分的新首都建起来了!成周位于天下中心,四方贡赋道里均等,是我们大周的天保所在,将在我们的政治经济中起到重要作用。”

周王城广场,周围燃起了九堆熊熊篝火,把天空照得红亮,把周人的脸蛋照得红亮。

祭祀大典晚会如时举行,轰轰然演奏了纡徐、沉缓的所谓雅乐之后,推出了空前盛大的歌舞表演,主打歌舞叫做《天保颂》 。

天保定尔,亦孔之固。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

天保定尔,俾尔戬谷。罄无不宜,受天百禄。降尔遐福,维日不足。

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吉蠲为饎,是用孝享。禴祠烝尝,于公先王。君曰:卜尔,万寿无疆。

神之吊矣,诒尔多福。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徧为尔德。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洛水滔滔天保定,江山稳固又太平。给你待遇最宽厚,一切福分都赐尽。使你得益多又多,没有东西不丰盛。

洛水滔滔天保定,降你福禄与太平。一切称心又如愿,接受天赐数不清。给你远处的福分,唯恐每天缺零星。

洛水滔滔天保定,没有事业不振兴。上天恩情如山岭,上天恩情如丘陵,恩情如潮忽然至,一切增多真幸运。

吉日沐浴备酒食,用它将那上天祭。四季祭祀祖庙里,先公先王在一起。神祗说要给你福,江山万代无尽时。

神灵受祭降下土,送给君王多福庆。黎民纯朴又善良,有吃有穿真高兴。天下所有老百姓,受你感化有德行。

你像上弦月渐满,又像太阳正东升,你像南山寿无穷,江山万年不会崩。你像松柏长茂盛,子子孙孙相传承。

设立“天保” ,宣传天命、体现天命的方式,使周王朝在统治上,找到了对内、对外的有力武器,抖擞着肩膀,自信极了。

因此,在大型歌舞《天保颂》中,天保洛邑受到了空前的礼赞与歌颂,夸成了一朵喇叭花。

 

 

 

11 成周、洛邑和定鼎

 

 

 

周朝的洛阳首都,王城“成周城”和下都“洛邑城” ,被大周政权相沿相袭,使用了近五百年。

记载中的洛阳周城,“城内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为地三百顷一十二亩三十六步。”宫殿、祖庙、社坛等设施,分布在城内中部或偏南部。

据近几十年的考古发掘,发现王城和洛邑,南邻洛河,西跨涧水,呈不规则方形。城墙系用夯土筑成,厚度超过十米。城内布局,探明西南隅有两组大型建筑群基址。

保存较完好的一段北城墙,全长约三千米,墙外有深约五米的护城壕沟。

虽然未掘得东墙,西墙和南墙只发现一部分,但两墙交接的东南城角很清楚,城的四角已有三角比较明确,全城的大致范围已可以看出来了。

在城址西北部,发掘到大面积烧制陶器的窑场,以及多种制陶工具和大量陶器残片,生活用具不少,鼎、豆、壶之类礼器更多。

在陶场的东面,发现为数极多曾经磋磨的骨料,那是为皇家加工项链和手镯的。

著名的“天子驾六”车马坑,发现于周王城的东北部,是洛阳在建设开挖中偶然遇到的。现在洛阳对它就地保护展示中。

六匹大马的骨骼相向排列,中间有粗大的车辕,车辕牵着车斗,车斗里置座位,当年在使用中那里是铺着柔软的厚垫子的。

“天子驾六”车马坑周边,附近,还有大量的车马出土,昭示着被集成、被固化的煊赫气象。

有趣的是,在大周洛邑的遗址之内,发现了汉代洛阳城遗址。也就是说,汉代洛阳城遗址在大周洛邑城内包裹着,大周洛邑城的面积是汉代洛阳城遗址的四倍多,你看它阔不阔?

周成王在洛邑新城现场办公,所做的国家大事,是落实他爹周武王作过的两大决议之二《关于确立洛阳为大周首都并定九鼎国器于洛阳的决议》 。

镐,是周人宗室发迹之地,所以名叫“宗周” ,洛阳上都是周人干成大事之后修建的,故而谓之“成周” 。

九鼎重器,象征着豫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九大片区代表的“全国各地” ,有鼎在哪里,就意味着有王权,有首都。

“武王克商”之后,把九个大鼎寄放在洛阳临时太庙,未能都洛而殁。成王终于在周公建成洛邑之后,遂了他爹的心愿,命令:定鼎。

周公说:“先王没有举行定鼎仪式就患病宾天了,我们对安放仪式绝对不可草率,须慎重而又慎重方可。九鼎乃镇国之宝器,王权的象征,原有的太庙又小又破,需修建新的太庙来安放九鼎。”

周成王于是下令翻建太庙,选召天下能工巧匠,“数月乃就” 。

成王举行典祀,派人将九尊大鼎抬到了宏伟壮丽的洛邑太庙定鼎堂,予以郑重安置,此即所谓“卒营筑,居九鼎焉” 。

周成王临政洛邑期间,曾经祀天五次,可见其对洛邑何等钟情之至,厚爱之至,非让每一个老百姓都知道洛邑是上天赐给大周的不可。

“惟王初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福自天。惟王五祀。”你若有机会板住公元1965年出土的“何尊”看一看,上面就是这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