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传》第四章 美人以身建功

第四章  美人以身建功

 

21

 

话说在东汉末年的政治军事纷争中,小美女貂蝉立了大功,现在,她出场了。

这个貂蝉,是中国古代美人儿中极其神秘的一个。

貂蝉非常热爱政治,似乎天生就是作地下工作者的料,所以就成了政治玩家们相互博弈的筹码。

有人考证说貂蝉姓任,小字红昌,有人考证说貂蝉姓霍,这些当然没有什么根据,可能性也不大。

古代美女,决心于大事业者,一般都不随便公布姓氏的,像今天的美女们不公布年龄一样。

貂蝉十六岁被选入宫中,只管库房里的一种帽子:貂蝉冠。

貂蝉冠是皇帝陛下分赐给臣属的帽子,装饰着臭貂的尾巴和鸣蝉的翅膀,用这东西来给官贵们定级别。

中国人历来好分个级别,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啊!

十六岁的美女管理貂蝉冠,人们就叫她貂蝉了。

貂蝉与西施、杨贵妃、王昭君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闭月,羞花,沉鱼,落雁。貂蝉数第一。你看,有姓氏的,排队都偏后吧?所以貂蝉可能没有姓氏。

不是说绝对没有,而是她不曾公布过,等同于没有。

西施有心脏病,杨贵妃太肥胖,王昭君呢……

出生在湖北秭归宝坪村的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只因和屈原是老乡,所以爱起皇帝来跟屈原有一拼,奋不顾身远嫁匈奴去了。

貂蝉跟她们几个不一样。

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她家附近的桃花杏花吓得都不敢开放了,有的稍稍开点,看到貂蝉就赶紧蔫了,谢了。月亮也不敢露脸,它比不过貂蝉哪。

史书上说,貂蝉身姿俏美,小小的耳朵,大大的碧环,静默时分,文雅有余,行起路来,风摆杨柳,可见貂蝉之美,堪为奇观。

中国几千年家天下,皇帝是最大的土财主,皇宫就是财主家。

何进杀宦官,宦官杀何进,袁绍清君侧,董卓践宫廷,这个最大的土财主家里乱了,人人自保不暇,下人只有逃散。

貂蝉也是个下人,闭月羞花也是个下人,阶级成分在那儿放着呢。

貂蝉跑出宫廷,给司徒王允收留了。

王允收留了貂蝉,貂蝉人美丽,嘴巴也很甜,当时就叫他“义爹” 。

王允视貂蝉为义女,最初也许是管吃管喝,考虑寻觅个正经人家把她嫁出去?反正这事情不好考究了。

王允丧了妻,这真是痛苦的局面。更痛苦的是国家大事,强盗当权,正直之人无不切齿。王允晚餐后,满腹心事纷乱,独自踱出了书房。

背手低头,心内思想,要搜寻一条妙计,除却董卓,救国安民。

想来想去,无计可施,愈加烦闷,不知不觉,已经踱到后园里面了。

更深人静,那园中的花木映着星月之光,枝干交错,照在地上,纵横歪斜,被风势震动,来回乱摇。沉寂阴惨的夜色,更加撩动心内的忧愁,不知怎样才好。

呆了半晌,积思繁重,不觉一阵头昏目眩,似乎要立脚不住,幸亏身旁,有座荼縻架,支在那里,往前抢了两步,将身靠定花架上,方才稳了。

精神恢复,慢慢睁开眼睛,觉得不远处牡丹亭上似有一星火光,又隐隐传来长吁之声。

王允心下疑惑:“此时夜深十分,家人都已安睡,此处何来动静?”

轻移脚步,走近亭畔,停睛一看,原来有人在亭上焚香,膜拜祝告。

王允心中狐疑,向着亭内仔细观看,方见香桌之下,伏着一人。此人是谁?王允轻轻挨近亭上栏杆,俯在上面向下观看。方知是貂蝉。祷告天地,冀得佳婿乎?

王允凝神细听,貂蝉拜罢,开始念念有词。

“下女貂蝉,敬告天地神明:主人为国为民,忧愁汉祚,不能拨乱反正,日夜焦急,须发尽白。伏求上天,俯念主人忠心,速死董卓,以安汉室。

“若主人有所驱命,虽赴汤蹈火,粉身碎骨,亦所不辞。

“惟愿上天,明鉴下女诚心,俾主人得免忧愁,则下女感激无穷矣。”

貂蝉念叨完毕,连连叩首,拜伏于地,万分感人。

王允心头颤动,不意小小貂蝉,其情怀如此难得。莫非天意不绝汉室,应在此女身上灭绝董卓,绵延宗社吗?

只是董卓手握重权,出入朝廷甲兵护卫,又有义子吕布,如狼似虎,力敌万人,追随左右,朝夕保护。貂蝉这样荏弱的女孩子,虽有报国之宏图大志,有何杀贼的具体招数呢?

王允暗想一会儿,心说,此女既有忠心,又情愿受主人驱使,赴汤蹈火,亦所不辞,上天不忍刘氏宗社绝灭,生民涂炭,竟在此女手中,能够成功,亦未可知。

王允竟对貂蝉难以遏止地眷爱起来。

派貂蝉前往,做地下工作者,以貂蝉的聪明智慧,必不辜负重任,然而,如此靓丽女孩儿,竟将为肮脏老贼日夜蹂躏,实实地让人心痛啊。

再说,临社稷之危,拜一女孩儿领受杀贼之命,虽说英勇壮烈,但是凶险莫测啊。

王允未去惊动貂蝉,悄悄退回寝室,约莫一个时辰过了,依然无法睡眠。

貂蝉也睡不着觉,越想越觉得像王允这样胸怀朝廷的汉家老干部令人感动,值得敬重。

于是,貂蝉轻唤一声“司徒大人” ,推开虚掩的房门,进入王允的内室,将内心之情表了。

王允偕貂蝉,于寝室筹划大事。

貂蝉年轻貌美,心中倾慕主人爱国志气,王允老房子失火,烧起来也厉害,两人在床笫之上,忙这忙那,自然未想出杀贼报国之策。

早上起床,王允心中又焦躁了。

反复思想,寻找主要矛盾。

董卓那个干儿子兼警卫员吕布,左右不离,随时保护。董卓走到哪里,吕布就跟到哪里。

姓吕的像藏獒一样凶猛,别人无法下手。但若针对他策反成功,要他杀董卓,那是手起刀落的事儿。

董卓和吕布两人一个毛病:好色。那就要针对这两个人的“阿格硫斯脚后跟”来搞。

想到此处,猛然醒悟了,欲除掉董卓老贼,必须离间吕布与董卓的感情,使他父子相斗,方能成事。听说董卓和吕布二人都是好色之徒,那么,派貂蝉去,先引诱,后离间,再除掉,不就成了吗!

只是此计全仗心爱的貂蝉,感情难以割舍不说,为朝廷为社稷,割爱了,貂蝉忠诚必无推辞,怕就怕兹事危险系数太高,万一露出破绽,为老贼察知,非但我俩性命难保,便是国家也要倾覆了。

如何才能斟酌万全,成功实施呢?

只有也只能跟心爱的貂蝉商议了。

 

22

 

这天用过午餐,王允将貂蝉约进了书室,屏退左右其他下人,说道:“今有要事,与你商酌。”

貂蝉听了,只道王允欲将自己纳为续房,未免心跳,颊晕红潮,低头无语。

王允道:“别想偏了。我想商量的是社稷大事。”

貂蝉连忙抬起头来,说:“貂蝉受主人雨露深恩,倘有差遣,虽赴汤蹈火,亦所不辞,有何事情,即请主人吩咐。貂蝉力量所及,决无不从。”

王允见貂蝉如此忠诚,心下不胜感动,便向貂蝉,跪倒叩头。

貂蝉惊慌失措,不知所为,也拜伏在地道:“主人有什么事情,只管明言,如此屈尊,岂不折杀貂蝉吗!”

王允站起身来,呜咽说道:“我为大汉宗社而拜汝,拜你为大汉四百年社稷,为华夏数千万生灵,担任大事,万勿推却。”

貂蝉抚着王允的胳臂,道:“主人但有差遣,貂蝉万死无辞。”

貂蝉知道,自己一旦卷入政治纷争,凶多吉少,甚至有去无回,但貂蝉毕竟是貂蝉,知险勇进,说:“小女曾见大人委托曹操刺杀董卓的场景,为之感动不已。今能以一己之身,使朝廷恢复秩序,社稷再现和谐,百姓重回安宁,纵使粉身碎骨,亦绝不推辞。”

小美女再三表白发誓,王允仍是踌躇,道:“事情成了,固是汉家宗庙之福,倘若泄露了,失败了,非但我与你将遭灭门之祸,天下从此也将完了。”

貂蝉见王允吞吐其词,不肯明言,猜是对自己的能力有所疑惑,不知道自己敢不敢、能不能担当重任。既然,干脆自己一语道破其意,好使他放下心来,将革命任务交给自己。

于是,貂蝉笑言道:“主人的意思,没有言明,貂蝉已有所知,莫非欲派貂蝉前往董府,离间董卓父子,以成大事?”

王允大惊道:“不意你小小年纪,竟如此洞明,料事如神,想必大事要在你的手中成就了。方今奸贼篡政,天下失常,朝纲败坏,百姓遭殃,我们使出此计,也是无可奈何。唉,只是苦了你了,我的亲爱。请允许我代表朝廷,代表百姓,再一次感谢你啦。”

王允强调,兹举凶险万分,“事若泄漏,将遭灭门” ,他不敢请求,也是太痛苦了。

貂蝉道:“主人之计,固然甚妙,董卓、吕布,虽然好色,打仗从政,久经考验,疑心也非常之重,时时防着有人暗算。主人有此妙计,还得设法使董卓父子于无意之中,得到貂蝉方好。若特意将貂蝉进献去了,反倒惹起他们的疑心。”

王允说:“当然当然,这是当然。”

貂蝉又说:“只能献于一人。献给两人,貂蝉无所适从。另外,即使献给一人,时间长了未能离间其父子,使之引起冲突,也是枉然。”

王允笑道:“你比我想得周全,想得深入。”

与貂蝉计议停当,王允决心加快除掉董卓的步伐。

王允要以貂蝉作为软式核武器,实现自己报效汉家皇上的宏大志向了。

在此期间,董卓放弃了废墟洛阳,西撤到了河南、陕西交界的地方。

董卓在河南、陕西交界的地方,使役民夫二十五万人,建筑了一个城堡,曰“郿坞” ,他自己称万岁坞。

郿坞的城墙修得又高又厚,各超过七丈,其“城郭高下厚薄一如长安,内盖宫室,仓库囤积二十年粮食;选民间少年美女八百人实其中,金玉、彩帛、珍珠堆积不知其数” 。

董卓把从百姓那里搜刮得来的金银财宝和粮食都贮藏在郿坞城堡,单是粮食,会计事务所算了算,就足足够二十年吃的。

郿坞筑成之后,董卓有时候把汉献帝刘协也弄到这个城堡,吃吃喝喝,搓搓麻将,玩玩美人,当然这种状况,朝廷就算临时在这里办公了。

董卓是郿坞大王,自称太师,专横跋扈与日俱增,让献帝给他喊“尚父” ,就是干爸爸,文武官员说话一不小心,触犯了董卓,霎时就丢了脑袋。

董卓十分得意地对人说:“以后,天下就是我的。我要在万岁坞里,安安稳稳,一直住到老。即便有谁造反,万岁坞结实,他也别想打进来。”

但司徒王允,从另一个方向攻击了。

十六岁的貂蝉,皇宫里的前帽子女官,端的是丽质超群,貌美绝伦,又能歌善舞,乖巧伶俐,哪个男人不动心?

哪个号称英雄的男人心里头没有一块软肉?

在兵荒马乱,朝政隳颓的时候,男人最怕心里有块软肉。

 

23

 

王允先是拉拢吕布,取出家藏明珠数颗,唤良匠来家,嵌造金冠一顶,命人暗中送于吕布。

吕布大喜,这日朝罢,亲到王允府中致谢。

王允早已安排美酒佳肴,等吕布到来,出门迎接。携手来至后堂,延之上坐。

吕布致谢道:“司徒乃朝廷大臣,吕布不过相府下将,过蒙错爱,厚赐宝冠,实不敢当”

王允道:“方今天下英雄,惟有将军。深表仰慕,有劳将军亲临。聊备薄酒一叙,未知意下如何?”

吕布欣然允诺,口中却谦逊道:“小将有何德能,敢不谨领尊命吗?”

于是一起喝酒聊天。喝到中途,让貂蝉出来佐酒。

貂蝉出来,袅袅婷婷,行近筵前,满客厅就闪光了。

貂蝉向上深深福了一福,吕布急忙打恭还礼。

王允起身,让吕布入座,回头向貂蝉道:“吕将军不比外人,无需客气,坐下来相陪饮酒吧。”

貂蝉低声答应,即与吕布把盏。吕布恭身接过,一饮而尽。

貂蝉又斟了一杯,方在侧首入坐。

吕布心醉神迷,哪里还有空去饮酒用菜,只是坐在席中,无话可说,颇觉局促。貂蝉故作羞涩之态,莺声燕语,劝其饮酒。

王允介绍,貂蝉已经十六岁了,一直为她的婚姻之事发愁。因为貂蝉娇痴,曾经焚香告天,立下三条心愿。难以全然满足。”

吕布惊问道:“未知是何心愿,莫非要招婿乎?”

王允笑道:“还真让将军说中了。她的第一条心愿,是要年貌相当,能够奉养老夫。”

吕布还在担心这小美女不想嫁人呢,看来貂蝉并非不嫁,略略放心道:“理解,理解。奉侍尊亲方为佳婿。不知第二条是什么?”

王允说:“第二条,要家世富贵,位极人臣。”

吕布说:“难了,家世富贵的,未必青年美貌,位极人臣的,更是年纪老大,须发苍然了!试看当今位列三公的人,哪一个不是老成宿德呢?不知第三条又是怎样?”

王允说:“第三条,当今英雄,方肯许字。”

吕布说:“这更难。当今之世有几个英雄呢,况且还要年貌相当,家世富贵,位极人臣,这样的条件都得满足,去哪儿找呢?”

王允说:“老夫也发愁啊,曾对她说,照你这样的心愿,莫说今生嫁不成人,便到来世也嫁不成了。”

吕布说:“难得志愿宏大。但不知所说的当世英雄,是怎么样的人物?”

王允笑着介绍说,巧的是,她跟大家一样认为将军乃是当世的英雄。

吕布听罢,欢喜得直跳起来道:“真情,还是戏语啊?”

貂蝉此时做出不胜羞愧的形状,将身体背转,暗中却把一双俏眼,斜觑吕布,轻轻如自语道:“小女好崇拜大将军,是大将军的粉丝呢。”

小美人浑身散发着的香味,早把吕布熏晕菜了。

王允悄悄对吕布耳语:“将军喜欢否?若喜欢,就把她嫁给将军。”

吕布心头活像鹿撞,慌忙离席给王允磕头,说:“备好聘礼,就来迎娶,迎娶。我都等不及了。”

之后,王允又让貂蝉唱歌跳舞。人长得美,歌唱得好,舞又跳得软,吕布心里发慌,酒也喝不成了。

王允告诉吕布,须要太师出面主婚,老夫方才放心。将军请回去与太师商议,太师同意主婚,便择日行聘,老夫决不反悔。”

吕布不胜欢喜,满口应承道:“当与太师言明,便前来求婚。”言毕,起身作谢,告辞欲行。

貂蝉含羞相送,吕布欣然自去。

王允与貂蝉,相视而笑,并不多言。

改日早朝,王允专门找董卓,施礼说,早就想请太师驾临,稍尽敬意,今日命小女貂蝉略备肴馔,欲屈太师车驾一临,敬请赏光。

董卓早知貂蝉美貌,一听王允口中“小女”,心里就像吹起春风,机会来了。忙应道:“司徒见召,自当遵命。”

王允道:“蒙太师屈尊枉顾,万分感激。但小女惧怕甲胄之士,请太师减省扈从,轻松聚会,不知可否?”

董卓说:“可以啊。司徒嘱咐,老夫自当轻随简从。但是司徒请勿过费,只求令嫒相陪,于愿已足。”

王允说:“太师大驾光临,自当命其奉陪。”

董卓说:“那老夫就要痛饮尽欢,以答雅意了。”

说毕,分路而回。王允回到家中,告知貂蝉,吩咐预备酒筵,等候董卓。

 

24

 

刚到午初,董卓已经前来,果然不带随从,便服而至。不过,干儿子吕布还是随着来了的。吕布跟了来,跟上次单独来访不一样,他今天是在外面站岗的。

酒筵铺设齐整,王允引导董卓入坐。然后领着下人送小桌宴席给吕布,向吕布致歉,说力争把好事弄得快一点。

董卓方才坐定,貂蝉已从房中走出,折腰拜见,娇声婉转,口称太师。

董卓急急扶住貂蝉,觉得一阵香气钻进脑中,霎时之间,遍体酥麻。

凝神许久,方才看得清楚。见貂蝉身穿淡青绣花衫,下系飘逸的大红裙,头上云鬓轻笼,蛾眉淡扫,星眼点漆,檀口薰香。

小美女生成的千娇百媚,万种风流,未语先笑,态度温存,真能追魂夺魄,使人爱惜之心,油然而生。

董卓眯缝着两只眼睛对着貂蝉,只是痴笑,也忘记了入席饮酒。

王允提醒,貂蝉便请董卓坐下,亲自斟上酒来。

董卓接过酒杯,也请貂蝉入席。

貂蝉谦逊,不敢就坐。王允说太师吩咐,自可陪侍,坐在太师下手边,好为太师奉酒。

貂蝉应声入坐,执盏相劝。董卓快乐已极,不禁手舞足蹈起来。

王允举杯道:“难得太师光顾,如此饮酒,太觉寂寞,小女幼习歌舞,尚称可观。太师不嫌污目,当令其歌舞一番,以佐清兴。”

董卓兴奋道:“歌舞是一定要领教的。”

王允命侍女放下帘栊,铺好氍毹,其他陪舞的歌伎,早已侍候多时,顷刻之间,画烛高烧,笙管缭绕,簇佣着貂蝉,步上氍毹,彩袖飞翻,羽衣飘逸。

貂蝉舞罢,翠钿欹斜,云鬓低垂,微闻娇喘,略现红晕,手扶双袖,侍立于旁。

董卓不胜爱惜,恨不能将貂蝉抱在怀中,亲热一番,方才快活。

此时,王允又让貂蝉为董卓唱歌。

貂蝉闻言,低头一笑,也不回答。手执檀板,轻歌一曲,真个声韵抑扬,温软柔糜,听之令人意销魂夺。

董卓喜得心痒难搔,执住貂蝉之手,连声称赞。

董卓人老心不老,见貂蝉人长得太美了,舞跳得好,歌又唱得甜,心里起贪念,酒也喝不下去了。

王允趁机对董卓道:“太师喜欢,就把她送给太师做个小老婆好啦。”

董卓一听,酒也不喝了,说:“好好好,小妞妞儿,来坐我腿上,坐我腿上。”

貂蝉过来,娇柔地坐上了老东西的大腿,董卓便自上而下地摸。

貂蝉又扭又喘的,故意说明董卓摸得有水平。

摸了一阵子,董卓想立即回去享用小美人儿,说:“老夫这就带走了。”起身带着貂蝉就走啦。

吕布在外面站岗放哨,见董卓带走了貂蝉,临行之际慌里慌张窜进来质问王允:“怎么回事?许给我的人儿,怎么回事?”

王允说:“不要多心,这回是你义爹替你考虑了。他将貂蝉带回府中,是要选个良辰吉日,给你们两个举办婚礼的。”

吕布这才高高兴兴地告辞:“啊,是这样。那我走了。”

吕布以为,义父董卓带走貂蝉,是要择日为他办喜事的。

哪知道,吕布心急火燎耐着性子,一连等了好多日子,不见董卓为他和貂蝉举办婚事。

非但没有举办婚事,而且,董卓修建了一个暖阁,跟貂蝉猫在里面,日也不出来,夜也不出来,吃酒喝茶都是让人送进去。

这不是……这不是……老家伙他自己把貂蝉享用了吗!

难得有一天,貂蝉头发散乱、衣服草率地出来,瞅准个机会,哭着对吕布说:“他不停地强暴我。怎么办?怎么办呀?”

吕布竟也不知怎么办,只是拉着貂蝉的手,叫:哎呀,哎呀。

貂蝉又将吕布看了一眼,并无一语,只将罗巾掩住粉面,泣道:“此身已许将军,本拟白头偕老,永远聚首。不意忽来风浪,老父惧其势力,无可奈何。妾身原欲拼却一死,以报将军眷爱之情,只因未见将军之面,是以迟迟未果。如今既已见面,妾之心愿已了,当死在将军之前,以表寸衷。”

说罢,便向吕布腰中取其青锋宝剑,意欲自刎。

吕布慌忙一手按住宝剑,一手揽住貂蝉,说:“到底怎么回事,告诉于我,别图良策。”

“太师硬向老父索妾,并言倘不允许,立刻将妾抢往相府,还要治老父逆命之罪。老父惧其威势,恐其杀身之祸,只得叩头求饶,听凭他将妾带归。”

貂蝉哭得那个痛啊,一翻身倒在吕布怀中。

吕布双手抱住,着意劝慰,无奈貂蝉只是哭泣,口口声声要自寻死路,激得吕布心头火起,大声说道:“老贼不知自量,夺我所爱,我必有以报之。世妹不必悲伤,我若不娶你为妻,非丈夫也。”

貂蝉见吕布恼恨董卓,心中暗喜,乘势止住哭泣,说道:“将军乃当世英雄,力敌万人,岂不能庇护一介弱小女子吗?”

吕布闻言,面有愧色,俯首向貂蝉耳边,低声言道:“誓必杀此老贼,以雪耻辱。此时苦无机会,世妹暂且回去,一俟有隙可乘,当将老贼除去,与世妹共效鸳鸯,永不分离。”

貂蝉见吕布杀机已动,方才微微颔首道:“你若真心爱我,务必速觅机会,休得言而无信,使我受困于人,那时欲脱无从,反不如今日一死了断。”

吕布忙说:“我比你还着急,我急死了我,你等着,你等着。”

貂蝉点首应允。再不应允,劲儿使过头了,反为不妙。

吕布将貂蝉紧紧搂住,抚摩玉肌,任意轻薄。貂蝉拿定主意,拼舍此身,以报社稷,并不推却。

 

25

这日清晨,董卓入朝,吕布假称有病,未曾随往,乘此机会,掩入后堂。

貂蝉在窗下对镜梳头化妆。

吕布趴在窗框边上窥探,影子恰好照在池水中,貂蝉认出了吕布的影子,故意蹙攒双眉,做出忧愁不乐之态,时时以罗巾揩拭泪痕。

吕布窥视良久,貂蝉晨妆已毕,意欲迎上前去,诉说心事。忽闻声音传来,太师朝罢来归,吕布慌忙转向后面,绕道而去。

董卓得到貂蝉之后,为美色所迷,接下来一个多月,不出门,不理事,把个吕布急的呀,撞墙。

董卓感冒了,吕布借着探问疾病之名,才得进入内室。

董卓正在睡觉,貂蝉立在床后,探出半身,对着吕布,以手指一指心口,又以手指一指董卓,泪下如雨。

吕布心如刀割,呆呆立定,正在出神,董卓忽然醒来,见吕布注视床后,回头一看,见貂蝉立在那里,不觉发怒道:“奉先想干什么!可速退去,以后非奉呼唤,不得入内。”

吕布从此更加怨恨,遇见郎中令李儒,将被董卓责骂之事告知。

李儒大惊,急急入内,面见董卓道:“太师欲图大事,如何怒责温侯?倘彼心一变,大事去矣。”

董卓省悟道:“你说得对。我当有赏赐,以安其心。”

过了几天,董卓病好了,召吕布说:“我感冒发烧,精神恍惚,言语伤触了你,你别记在心上。”

说完赐吕布以金帛。吕布叩谢赏赐。

董卓说:“今日有重要事情跟皇上商议,奉先随我入朝吧。”

吕布跟随董卓到了朝堂,董卓与汉献帝共谈,吕布找个机会出外,跨上马背,径直返回相府,直入内室,见到貂蝉。

吕布如获异宝,正要将手中画戟丢到一边,上前谈心。貂蝉赶紧阻止他说:“这几日他安排有人看护我,不能在这里说话,你赶快到花园去,在凤仪亭守候。我立即会去的。”

吕布闻言,提了画戟,径奔花园。到了凤仪亭前,将戟倚在亭外石栏之上,步入亭中,等候貂蝉。

不过片刻,貂蝉分花拂柳,袅袅婷婷而来。

吕布急忙迎入,执定纤手,抱入怀中,四目相视,不能出语。

停了半晌,貂蝉珠泪双流,责备吕布不能早觅良谋,救援自己。

她钻进吕布怀里,一边拱一边哭一边诉:“奉先哥哥,小女一心跟你过日子的,谁知被他弄脏了,不能服侍英雄了,干脆跳下去死了算了。”说完便抬动美腿,往水池跳,吕布慌忙抱住。

吕布将貂蝉搂得更紧,蜜语宽慰。

貂蝉哭诉说:“妾身自见将军,许侍箕帚,生平大愿已足。不料被太师威逼而来,遭其淫污,虽在相府,不异牢狱。只望将军设法救我,谁知将军并不放在心上,任妾在此受辱,不如早觅一死,以明心志。”

吕布说:“不是没有想办法,是老贼防卫太过森严,想跟你见一面,都没有机会呀。”

貂蝉擦擦眼泪水,说:“快点救我。”

吕布叹道:“为你之事,我昼夜不安,时刻在心。只因老贼势力如山,不能动摇,今日此来,也是乘着老贼跟皇上说事儿,方得偷空,耽延久了,还恐老贼疑心,必须速去。”

貂蝉说:“将军如此惧怕老贼,妾身无见天之日矣。”

吕布说:“徐图良策,不能太急。”

貂蝉又流泪了,说:“妾早就听说将军大名,如雷贯耳,以为当今英雄,只有将军一人。真想不到,将军反受老贼之制。”

吕布满面羞惭,将自己面颊贴着貂蝉粉腮,再三解说,央求暂时忍耐,不可性急。

两人偎偎依依,不忍分离。时间过得很快,竟然不觉。

董卓在朝堂议过政事,辞了汉献帝,回头不见吕布,心中大疑,连忙驱车回府。

见吕布之马,系于府前,诘问门吏,吕布何在?门吏答道:“温侯往后堂去了。”

董卓叱退左右,径入后堂,不见吕布踪影,呼唤貂蝉,亦不见应。急问侍女,侍女回说在后园看花。

董卓当即寻至后园,只见画戟倚在亭前石栏之上,亭内,吕布和貂蝉,互相偎抱,喁喁细语。

董卓怒极,大喝一声,吕布闻声大惊,连忙撇了貂蝉,回身便走。

董卓就石栏之上抢了画戟,来赶吕布。

吕布身体灵便,腿脚迅捷,董卓身体肥胖,哪里追赶得上,遂顺手将戟用力向吕布掷去。

吕布急忙避过,拾起画戟,飞奔而去。

董卓气喘吁吁转身,忽有一人飞奔而来,劈面相撞,那人撞了,慌忙搀住董卓,连声请罪。董卓看时,正是李儒。

李儒是董卓的心腹。他见董卓玩弄貂蝉,与吕布互相冲突,心下甚是忧愁。今日来至相府,听下人说吕布暗入内室,董卓回府大发雷霆,追寻吕布,赶往后园去了。

在园门口碰见吕布,李儒问其何故惊慌,吕布说:“太师杀我。”说时未停脚步,奔出府门而去。

李儒不敢怠慢,赶往劝阻董卓,跑得匆忙,刚到园门,就跟从园内奔出的董卓相撞了。

董卓气吁吁的,命李儒扶至园旁小轩里面,坐下说道:“可恨吕布逆贼,戏吾爱妾,誓必杀之。”

李儒道:“恩相差矣。昔楚庄王绝缨之会,不究戏爱姬之蒋雄,后为秦兵所困,得其死力相救。今太师为一貂蝉,欲杀心腹猛将,倘为门下将校所知,人心离散,大事不可为矣。”

董卓说:“照你说来,他还有理了?”

李儒说:“他当然无理。不过这是个机会。趁此机会,以貂蝉赐之,奉先感念大恩,必以死相报,门下谋将,闻知此事,亦因太师宽宏大量,共坚其向慕之心矣。太师请自三思。”

董卓想了好大一会儿,说:“有点道理。”

 

26

 

李儒辞去,董卓寻找貂蝉,侍女说,在床中睡呢。

董卓到床边,见貂蝉两颊晕红,双眉紧蹙,如烟笼芍药,雨洗海棠,异常娇丽,只是在嘤嘤啜泣,枕上已湿。

董卓见了小女子美貌,心自软了一半,低头俯耳,问道:“今日之事,究竟如何?爱卿不妨向我直说。”

貂蝉闻言,并不回答,一翻身回入里面,泪如雨下。

见美人儿哭得越发厉害,董卓怒气完全消了,扳着貂蝉香肩,说:“今日之事,我为着爱卿,不再追究便是了。”

董卓话音未落,貂蝉陡然坐起,说:“你还这样说吗?为什么不追究,自己认的干儿子,老是调戏人,还乱摸我呢,不去责备,不为我做主,难道疑心我勾引他吗?” 说着,掩面而泣,不胜怨苦。

董卓坐在床沿,一面给貂蝉拭泪,一面细细安慰。

董卓假意试探说:“你是不是有意于奉先啊?你若真的有意,我就把你送给他。”

貂蝉一听,大哭大闹,抓过墙壁上挂着的宝剑,要以死明志。

董卓赶忙抱住她,又摸又揉地哄道:“玩的,玩的,小妖精,我怎会舍得你?”

董卓见貂蝉真心服侍自己,便继续抚慰:“但不知逆子怎样闯入园中,爱卿如何一无所觉?”

貂蝉答说:“太师入朝之后,贱妾孤单,闷闷不乐,遂至后园散步。刚至凤仪亭,忽有一人,径从后面双手将妾拦腰抱住。妾猛吃一惊,回头看时,方知是奉先。料其不怀好意,慌忙挣扎,欲思脱身,太师已经赶来。倘若迟延一步,贱妾被他玩弄矣。贱妾愿意以死明志,妾之生命如同蝼蚁,死何足惜。太师英名,从此扫地,将何以见人呢。”

董卓听了,切齿恼恨,说:“逆子大胆至此,我誓必杀之!可恨李儒还要劝我将爱妾赐他。”

貂蝉闻言,勃然变色道:“李儒劝你将妾身赐于何人?”

董卓笑道:“李儒劝我将你赐于奉先,以结其心,别无他语。”

貂蝉大哭:“妾身已事贵人,忽欲下赐家奴,宁死不辱。”又要抢夺壁上所挂宝剑,以之尽节。

董卓慌忙夺过宝剑,拥抱美人儿:“李儒虽然相劝,我如何舍得你呀。”

貂蝉哭道:“这是李儒的计谋。他跟奉先交情甚厚,故设此计,脏污太师声名,谋算贱妾性命。”

董卓说:“放心放心,我明日责备李儒,为你出气。”

貂蝉听了,方才止住哭泣和流泪。

次日,李儒入见董卓。说:“今日良辰吉日,太师可以将貂蝉赐于奉先了。”

董卓怒了,说:“奉先与我有父子之分,没法赠予。我不追究他的罪过,已是开恩了。你替我好言抚慰他吧。”

李儒说:“太师不可为女色所惑,还请三思。”

董卓勃然变色:“窝靠!你说话不腰疼。你家妻妾肯赠予吕布吗?别多说了,多说斩首!”

李儒见董卓发怒,知道貂蝉先已进了馋言,苦劝无益,默然退出,仰天叹道:“如此宠信一个女特务,吾辈必死于其手矣。”

董卓不用李儒之言,李儒不胜忧郁,暗想董卓迷恋女色,不听良言,我且前去劝慰温侯吧,只要温侯能忘情于貂蝉,父子之间,消除隔阂,也就不至于发生大问题了。想罢,便来看视吕布。

吕布睡在床上,正在叹恨。

李儒劝吕布:“温侯不可怨恨,太师一时发怒,失礼于你,经我一番谏劝,已是醒悟过来,命我前来宽慰温侯,不必介意。”

吕布闻言,默然不语。

李儒俯首低言道:“我素知王允为人不怀好意,没有权力与我们作对,却用美人计来离间你和太师的感情,想收功于衽席之上。我屡次劝谏,太师陷溺已深,不肯听从,反而责我多事,诬陷好人,使我开口不得。太师年老昏聩,且休提他。

“温侯青年英雄,正可尽心竭力帮扶太师,共图大事,切勿为了个小小女子,中人奸计,为天下后世所笑。”

李儒建议吕布忘了貂蝉,打起精神,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方不愧为当世英雄。

吕布嗫嚅良久,方才说道:“义父年老,疑心过重,我与貂蝉,截至目前,并无关涉。

“昨日我心中烦闷,偶入后园,不意行至凤仪亭上,却巧貂蝉也在那里,我见了连忙退避,谁知义父入内,大起疑心,说我调戏他的爱妾,就将画戟戳我,幸我手脚灵便,躲闪得快,免于受伤。

“王允与我,并无嫌怨,即与义父,交情亦是不薄,送女与义父为妾,亦系交欢之意,不是什么计策。先生之言,恐非实情。”

李儒连连摇头:“人心叵测,不可不防。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但愿温侯从此小心谨慎,勿再轻入后堂,待我暗劝太师,速图大事。

“大事成就,便不怕了。温侯切记我言,莫要再惹是非。”

李儒规劝吕布,吕布口中不语,心内十分怨恨,想要立时杀死董卓,夺回貂蝉。

此后, 董卓却多了个心眼儿,不让吕布当警卫团团长了。

吕布连貂蝉的影儿也见不着了,心里很不痛快,见到王允就发牢骚。

王允更是怨恨,说:“老夫以女许予将军,太师硬行夺去,已不合理。今又将我女凌辱不堪,真可痛恨。可惜老夫手无缚鸡之力,不然定将老贼杀却,以雪此恨。”

吕布说:“我也有此心,只因与他有父子之情,恐惹后人议论,是以迟疑未决。”

王允听了暗自高兴,说:“还说父子呢,你看看,老贼他不是个人呀。再说,你姓吕,老贼他姓董,什么父子!他是国贼,社稷的祸害,又趁机夺走了你的心爱人儿,这下你认清他老流氓的嘴脸了吧?”

吕布脑筋转过了弯子,咬牙说:“操他娘!杀了他,夺回貂蝉!”

旋即吕布又担心:“老贼党羽甚众,小侄一人恐难成事啊。”

王允说:“朝中岂乏忠臣义士。杀老贼,扶汉室,贤侄高声一呼,满朝之人,莫不相助,何难之有!”

吕布奋然起身,拔出宝剑,刺破胳臂,流出血来,说:“誓杀老贼。若有翻悔,当如此臂。”

王允伏地拜谢道:“将军如此,汉室之幸也。”

 

27

 

政局翻覆,前途难卜,却说曹操为典军校尉半年之后,朝廷即发生了重大变化。

前曾述及,汉灵帝死,外戚何进与宦官蹇硕大打出手,人头纷纷落地。

何进死前招来平定宫廷的西凉刺史董卓于公元189年进入洛阳,在郊外找到流落荒草中的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进入南宫。接着,董卓废少帝刘辩,改立刘协。

董卓先自任太尉,后当相国,专擅朝政。

年方九岁的汉献帝刘协成了董卓任意摆弄的傀儡,东汉王朝只剩下一个空壳,名存实亡。

董卓作恶多端,为害洛阳,举国怨恨,壮士切齿。

曹操一腔热血,与司徒王允密谋,执刃刺董,未遂,逃出京师洛阳,潜回陈留地方。

曹操的父亲曹嵩在陈留有点财产,曹操与父亲商议,想以之招兵买马,讨伐董卓。

曹嵩说:“孟德我儿,不错,目今正是起义兵、图大业的好时候,只是我们家中资财还不算多……唔,我想起来了,陈留有位孝廉,名叫卫弘,是个巨富之家,而且仗义疏财,如果有他帮助,肯定能成。”

陈留距离洛阳有五百多里地,陈留郡有十七万多户,八十六万多人口,在当时是数得上的大郡。

陈留郡太守张邈,原来和曹操、袁绍都是好友。陈留郡隶属兖州,当时的兖州刺史刘岱,又是士大夫集团中反对董卓比较积极的人物。

曹操选择陈留,是因为在陈留还有这些有利条件。

曹操拜访陈留太守张邈。张邈十分热情,要设宴款待。

曹操拦住了他,说:“千里迢迢,来奔陈留,岂在于一席酒宴吗?”

张邈笑道:“曹公意志,我哪有不知之理,不过还是先宴饮,后说事吧!”

“不,”曹操说“先说事,后宴饮,否则心中之事,堵在咽喉不下,这美酒佳肴,如何消受得了?”

“好好好,”张邈说:“言之有理,那就先说事吧!”

曹操说:“今日来奔陈留,有许多事要打扰,事情紧急,必先报知太守。”

张邈请曹操直言。曹操说:“来陈留不为其他,只为招募义兵,以讨伐董卓耳!”

张邈说:“当今董卓独占朝政,西凉军团十分强大,全国上下,尚无可与之抗衡者。而曹公竟有从零开始,大张讨伐之志,实令人敬佩不已。”

曹操说:“董卓目前盛极一时,但其基础,却如累卵。朝廷虽为其独霸,但文武百官有几个倾服其策? 被完全架空胁迫的皇上,想必也是恨积于心吧! 西凉军虽强大,但并无军事训练基础,更何况民心意愿所向,全对西凉军团不利。我之招募义兵,完全是从天意,顺民愿也。”

张邈点头:“只要曹公有这等见解和雄心,焉有不成大事之理。张邈虽不才,也能助曹公一点小力。此前,兖州刺史刘大人就说起过反董卓的事,今日有你来重新举兵,刘大人定会积极支持。”

曹操听了甚为高兴,天时、地利、人和诸条件都占全了,确如张太守所说,“焉有不成大事之理” ?于是一阵兴奋,说道:“怎不设宴摆酒?”

张邈说:“咽喉之道,已畅通如也!”

曹操哈哈大笑起来,张邈也笑了。

仆人即叫入席,原来早已摆好。席上只有曹操张邈二人。曹操问:“何不唤家人共进酒宴?”

张邈说:“你我二人,好说说心里话啊!”

二人擎盏相碰,一饮而尽,热酒热肠,好不快活。

曹操得到张邈和兖州刺史刘岱的允诺和支持,便在陈留广大地区张贴告示,广为募兵,以待进讨董卓。

陈留城乡广大地区,凡有识之士都议论此事,都称曹操募兵乃正义之举,并鼓动青壮年前去参军。

募兵处热闹非常,气氛感人,有不少弟兄二人同时应募的。还有一对父子要求同时应募,儿子十六岁,父亲三十五六。

由于是父子,募兵处不予登记,但父子二人态度坚决。负责登记的人只得向曹操请示。

曹操听了,当然十分高兴,因为由此可以看出百姓响应的程度。但对于那父子的同时应募,仍不表赞成。

曹操亲自去见那对父子,对他们说:“你父子如是积极应募,我曹操感激不尽。同时也十分欣赏和佩服你们这种志在讨逆的正义之举。但是,父子同时从军,终为不妥。任何人都上有老父老母,下有妻儿子女,男丁去多,岂不影响生计?国家者,国与家之共称,家不兴,国将何盛?兵将何强?”

曹操在募兵处当众讲这番话,在场的人无不感慨。

曹操又留给了大家一个很近情理的好印象,消息传开,不少人又都冲着这一点来应募了。

募兵极为顺利,在不长的时间内,募集数竟至三千人之众。

曹操将招募的人马,屯驻在陈留附近的襄邑,在那儿占据了一个很大的地方,开始了他的建军事业。

曹操变卖了曹家在兖州境内部分财产,拿来作为训练军队的费用。

但是仍然耗费巨大,曹操便摆下筵席,拜请 “孝廉 ”卫弘商谈。

卫弘早就对曹操很钦佩,家里也很有些财产,一邀便高兴地来了。

喝到好处,曹操说:“现在是汉室无人、朝廷无主啊。董卓把持大权,却又欺君害民,普天下没有不恨他的。我想挺身出去拨乱反正,可恨力量不足。孝廉公您是著名的忠义之士,不知敢不敢请你相助一臂之力?”

卫弘听了,说道:“我跟你一样想法,只是一直没有遇到英雄啊。既然你胸怀大志,决定兴兵,没说的了,一应后勤保障,全包在我身上。”

卫弘拿出很多钱财和粮食,来帮助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