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传》第十三章 军营痴情女

第十三章  军营痴情女

 

69

 

曹操要对付南方了。中原的统治地位得先弄稳。

曹操跟汉献帝刘协商量中央机构改革,精简冗员,把司徒、司空、太尉“三公”废除了。

献帝提议恢复丞相之制,曹操说:“有必要。”

汉献帝就说:“寡人认为您当丞相最合适不过,朝廷内外方方面面的工作,都归口到您这里,我过问起来也方便。”

曹操一再谦让,不肯接受。

献帝说:“朕根本不是虚让的,换了别人为相,莫说朝廷,社稷天下恐怕也难以稳当。国家需要之际,切望先生担起重任。”

曹操便受了,正式当了丞相,总揽朝政,全面主持朝廷工作了。

对曹丞相,朝廷大臣基本上全是支持的,惟酸菜孔融有点不良反应。

孔融对曹操看不顺眼,由来已久。

早在公元197年,汉献帝建安二年,曹操发现前太尉杨彪勾结袁绍,要杀杨彪。孔融反对:“杨先生大儒出身,海内有名,怎么可以杀呢?你若杀了他,我明天就走,不来上班了。”

孔融态度非常强硬,说着作势要走,对着曹操拍屁股。

曹操说:“好了,不杀。”孔融才又转了回来。

公元200年曹操下《为徐宣议陈矫令》整顿干部作风,对建安五年以前的诽谤言论,从宽不予追究,以后再有犯者,“以其罪罪之” 。可孔融不在乎,乱说二话,甚至顶风违纪。

曹操为了节约粮食,下令禁酒,孔融反对,并写了一篇专门讲吃酒有好处的文章,四处送人,让曹操难堪。

公元205年,光禄勋郗虑上表弹劾孔融,献帝罢免了孔融的官职。

孔融在家住闲,但他不是安安生生地宅着,反省己过,却整日举办酒会,邀请宾客畅饮,端起酒杯,想说啥说啥,还念叨曰:“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我没有忧愁,我没有烦恼!”

曹操写信给孔融,表面是调解他与郗虑的矛盾,实际上是劝诫他以后言行要注意。在信的末尾,曹操警告道:“我身为大臣, 进不能风化海内, 退不能建德和人, 然而抚养战士, 杀身为国, 打击浮华交会之徒, 还是有余力的。”

孔融有点害怕了,给曹操回信,表示对曹操的苦心相劝,终身不忘,要同郗虑和好。

曹操因此又奏明汉献帝,起用孔融为太中大夫。

但孔融恶习难改,还是不跟曹操合作,常常讽刺挖苦。

公元208年,江东孙权派遣使者来见曹操,孔融当着孙权使者的面,讪谤曹操,大声说:“阿满不能跟你家大哥比啊,阿满自己也知道的,哈哈!”

曹操实在不能容忍了,于是提拔郗虑为御史大夫。

郗虑收集到孔融一些新的违纪言行,指使参谋长路粹上书告发孔融,说他“谤讪朝廷,大逆不道” ,“招合徒众,欲谋不轨” 。

汉献帝批示由丞相曹操处理。

曹操对孔融进行了调查,发表了判决书《宣示孔融罪状令》 ,列举其“违反天道,败论乱理”的罪行,要人们不要被孔融的“虚名”所欺骗,不要为孔融的“浮艳”所眩惑,他的死,是罪有应得。

曹操诛杀孔融,固然有孔融自身性格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曹操是在对“浮华交会之徒”进行清洗,是在远征前夕,对后方进行稳固和安定的果断举措。

 

70

 

话说曹操要对南方作战,西北还是个不大稳定的地方呢。

西北军阀马腾十分勇毅,军队也不少,曹操率领大军南征,一旦马腾在后面向中原动手,后果不堪设想。

公元202年袁尚在黎阳跟曹操互掐的时候,曾派使者去联络关中马腾、韩遂的军阀势力,意图袭击曹操后部。

那时,曹操曾表奏钟繇为侍中,领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

钟繇给韩遂、马腾写信,陈述利害,韩遂和马腾才表示听朝廷和曹操的,方免了曹操的西顾之忧。

后来,匈奴单于作乱,侵略北方,钟繇等进攻围剿,不克,袁尚的部将郭援、高干又乘机勾结韩遂、马腾,想结成同盟,袭击曹操。

坐镇长安的钟繇派遣部属张既前往游说,马腾听从了张既的劝告,让儿子马超率领一万多军队,听命钟繇,打败了郭援和高干。斩了郭援的脑袋,收降了高干与匈奴单于。

此次曹操将南征荆州,出兵前要化解马腾等拥兵割据关中的问题,于是派张既持节率团,再度出使,去请马腾离开西北,到中央来工作。

张既军事使团受命,五更启程。

军事使团有个副团长名叫王图,本是卫戍部队的营长,未能随团出发,天已大亮才匆忙现身。

军令如山,这个王图竟然如此儿戏,于是被宪兵队捆绑起来,送交军事法庭,斩首示众。

紧要时刻,有一美丽的女子哭着跑进曹操的办公室,为王图求情。

这个胆大的女子何人也?

女子唤作来莺儿,曾是洛阳城里色艺俱佳的知名歌女,曹操做西园典军校尉的时候,即闻其大名,有次到“失足妇女”办公室视察,惊喜地见到了十六岁的来莺儿。

来莺儿婉转的歌喉与曼妙的舞姿,征服了曹操。于是,一代枭雄与洛阳女儿成了无话不谈、无事不做的异性密友。

董卓统治洛阳的时候,曹操花钱为来莺儿赎了身,指使她离开了即将战乱的京都,远赴乡下暂避。

后来的年月,曹操戎马倥偬,刺杀董卓,结盟关东,擒杀吕布,收降刘备,决战袁绍,征服乌桓,不得片时消停,然而来莺儿心系这位乱世英雄,每时每刻都想舍身追随。

曹操平定北方,回到中原,来莺儿找到了他,曹操就让她居于营中。

来莺儿仍然如从前一样漂亮多情,在战争的空隙里,以她的动听的歌喉与美妙的舞姿,为曹操带来了欢乐,一扫他戎马生活中的枯燥和寂寞。

曹操将来莺儿当作善解人意的知心异性,但曹操毕竟年老了,正值青春年华的来莺儿,难耐寂寞,在军营里,一双大眼睛四下乱看,寻索不停。

一个英俊的身影闯进了来莺儿的眼帘,继而,渐渐深入了她的心底。这人就是曹操府中的青年警卫营长王图。

王图一表人才,魁梧而机警,颇得曹操的赏识,经常受到曹操表扬和嘉奖。

来莺儿很快爱上了英俊帅气的王图。

曹操忙于军国大计,并不知道来莺儿的变化。

却说曹操这次委王图以使团副团长的大任,让他跟从张既前往西北“请”马腾进朝廷工作。本是立功的事情,当然也艰巨和危险。

曹操老英雄,很忙,不是每天夜间都能“访问”来莺儿,王图便就坑和泥,在跟来莺儿温存的时候,把使命告诉了她。

来莺儿想到不可预测的未来,泪流满面地抱着王图不放,不觉鸡啼天晓,让王图错过了五更出发的时间。

天亮了王图才出现,被抓了起来。

来莺儿为救王图,什么也不顾了,对曹操说出了她与王图的私情。

来莺儿说,是她抱着王图硬不让他起身的,并情愿代替王图一死。

其实,一个人死是容易的,但活着的人敢于将自己最见不得人的东西公之于众,尤其是把“身在曹营心在王图”的秘密说出来,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这意味着来莺儿已经做好与情人王图共赴黄泉的决心。

曹操在战场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官场左右逢源,如鱼得水,在文学上诗文并茂,极负盛名,然而,在他的雄才大略背后,也隐藏着极大的孤独。

曹操对人世间的至情和至性,有着超乎常人的鉴别能力。

因此,对来莺儿的真情表白,曹操没有气愤,没有嫉妒,反而十分感动。

曹操想进一步试探来莺儿的真情挚爱,说:“既是如此,我也不会很快处置王图。你来莺儿在一个月内,为我训练一个小型歌舞团吧,只要能训练好了,我就同意你代情人一死。你死了之后,你的这些学生好替你为我演出。”

来莺儿坦诚地接受了这一交易。

来莺儿的想法是,除了搭救情郎之外,也希望在自己死后,能有人接班,为曹操分忧解难,以报答曹操的相救之恩。

在曹操的丞相府,一个小型歌舞班开始了紧张地训练。来莺儿为了救王图一命,夜以继日,毫不保留地传授技艺。

很快,新的歌舞侍女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尤其是有个叫潘巧儿的漂亮侍女,更是出类拔萃,几乎能与来莺儿并驾齐驱了。曹操知道后十分赞赏。

一个月后,来莺儿到了曹操的面前,请求代王图一死,说:“有人伺候您了,我也死而无憾了。”

曹操这时非常激动。

眼前的人儿,已经大难临头,还为别人着想,真是一名重情重意的奇女子也!

然而王图呢?曹操召见王图之时,王图却坦率地告诉他,自己对于来莺儿,只不过逢场作戏而已,并没有真正的爱情可言。

曹操一听,火冒三丈,一脚踢倒王图,之后将他逐出了丞相府。

曹操没有把这个残忍的真相告诉来莺儿。若告诉给她,即使能够阻止她赴死,但她勉强地活下去,一定会比去死更痛苦。

曹操打定主意后,只对来莺儿说:“王图已经释放,逐回家乡,念你一片真情,且训练歌女有功,将功折罪,可以不死。现在,你走吧!”

来莺儿感谢曹操成全她和王图的爱情,却不愿接受曹操饶她不死的恩惠。

来莺儿说只有死才能洗清自己的罪过。但曹操还是劝她走。

来莺儿郑重地向曹操行了跪拜大礼,之后,转身而去。

来莺儿去得那样坚决,去得那样坦然,去得那样义无反顾。

望着来莺儿孤独走去的背影,不知经过多少大风大浪,不知经过多少悲欢离合,不知经过多少生生死死,不知经过多少恩恩爱爱的曹操,此时此刻,这个坚强无比的男人,也不由自主地感到一阵凄然,流下了两行泪水。

三个月后,张既送回报告:他到西北,费了不少唇舌,说服马腾到朝中做官了。

曹操以马腾为卫尉,以马腾之子马超为偏将军,统领马腾的军队,继续留守关中。

马腾父子落在了曹操的控制之中。

曹操基本上解除了西北问题,便于公元208年的七月间,亲率大军,南征刘表。

 

71

 

曹操向荀彧请教南征事宜,问计,荀彧建议袭取荆州。

“中原地区平定了,刘表应当知道他面临打击,会强化防务。我们大张旗鼓地发兵南进,却在暗中另遣精壮骑兵,从小道掩袭刘表,当可获胜。”

谁知,刘表惊恐,快速病死,他两个儿子,长子刘琦守江夏,次自刘琮继承了老爹的爵位

刘琮及其亲信,软弱无能、贪生怕死,尚未开战,即投降了曹操。

这时,序入九月,曹军已到达新野,驻扎樊城的刘备,训练军队,准备迎敌。听到刘琮投降的消息,曹操的大军已经离樊城不远。

刘备派人追问刘琮咋搞的,刘琮派人说明情况。

刘备暴跳如驴,“靠啊,这不是害了我吗!怎么这样办事呢?胆小鬼,不顾朋友,靠啊!”

刘备怎么办?军师诸葛亮很清楚,抵御不了曹操,只好建议向江陵撤退。同时派老二关羽,去江夏向刘琦求援。

江陵是南郡的郡治,即今湖北江陵。

江陵要地,刘表在这里屯有很多军械、粮草,曹操唯恐刘备抢先,轻军赶到襄阳,得知刘备过去了,便率五千精骑,以一昼夜三百多里的速度追赶。

刘备退到当阳长坂,今天湖北当阳县东北,给曹操骑兵追上,让打得七零八落。

危急时刻,赵云将刘备儿子刘禅塞进裤裆里扎住,舞枪冲出了重围,又找到了刘备的老婆甘夫人。

刘禅在赵云的裤裆里,可能捂得时间偏长,缺氧,导致脑子障碍,长大后淳朴无比。此系后话,容缓叙之。

刘备谋士徐庶的母亲也被曹操俘获了。这迫使徐庶不得不归附曹操,以保全母亲的性命。

刘备、诸葛亮和张飞、赵云等,仓惶南逃。

通向江陵的道路已被曹军截断,刘备们只好向汉水方向撤退,同由水路赶来的关羽会合,一帮子全部窜到了夏口。

曹操没有继续追赶刘备,而是占领了江陵。

占领江陵后,曹操下令“荆州吏民,与之更始”——除旧布新,建设经济。

随后,又有长沙、零陵和桂阳三郡归降。这样,荆州南部四郡,全部纳入曹操统治之下,只剩江夏郡还在刘琦手中。

曹操获得荆州后,收编七八万人,得大小船舰一千多艘。

接着,曹操奏明汉献帝,论功封赏。有蒯越等十五个人被封为侯。

蒯越,字异度,是刘表的重要谋士,官渡战争的时候,他曾劝刘表归附曹操,刘表不听。近期,蒯越也劝刘琮降曹。

曹操得到蒯越,非常高兴,任为光禄勋,并给荀彧写信说:“得荆州无所谓,得蒯异度,我高兴啊。”毫不掩饰他对蒯越的重视。

韩嵩乃荆州名士,刘表曾派韩嵩侦察曹操驻地,韩嵩回来后,光说曹操的好话,劝刘表劝归附曹操,把儿子送去作人质。

大怒不已的刘表将韩嵩关进了大牢,这回曹操把韩嵩放出小号,任他为大鸿胪,当成至交好友,让他推举人才。

文聘,字仲业,是刘表的大将。刘琮投降曹操时,文聘反对,曹操渡过汉水后,他见大势已去,才来投附。

曹操对文聘说:“仲业真乃忠臣也!”任其为江夏太守,并继续统领军队。

傅巽、邓羲、刘先、韩暨、曹属、裴潜、王粲、和洽、刘讷等人,在此次表彰中,都有封赏或擢升。

曹操解放了荆州,威震天下,连远在益州的刘璋也向曹操表示服从,给曹操送来军粮和钱物。

刘璋派自己的别驾张松押运兵饷,见到曹操表示敬意时,张松有意就归,曹操的主簿杨修也劝曹操接纳张松。

曹操新胜,骄傲得很,张松个头短小,其貌不扬,又不拘小节,似嫌傲慢,曹操便比较冷淡,张松悻悻而返。

曹操几乎兵不血刃地袭占了荆州,得到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军力。

傲气快速滋长,曹操根本没把狼狈逃窜的刘备放在眼里,就是对占据江东的孙权,也以为大军一到,他就会俯首听命,即使交兵,也必定轻易取胜。

曹操说:“假如孙仲谋能归附,这天下可就太平无事了。”

 

72

 

曹操强势进逼,孙权和刘备被迫联合,以求生存和发展。

刘表刚死时,鲁肃建议孙权派他去吊丧,同时劝说刘备,让他笼络刘表部下,大家同心一意,共同对付曹操。

鲁肃到达夏口,刘琮已经投降曹操,刘备也已逃走。

鲁肃赶忙去找刘备,在当阳长坂相遇,总算拉住了这个伙伴。

在鲁肃的建议下,,刘备将部队由夏口顺流而下二百多里,改驻屯在樊口,以和东吴军就近会合。派谋士诸葛亮跟着鲁肃去东吴说项

根据情报,曹操的大军已作好了出战的准备,战争随时会打响。

刘备希望寄托在诸葛亮的身上,倘能说服孙权出兵,局势可以逆转。如果情势发展不是鲁肃所预料的那样,那就不敢想像了。

刘备每天派前哨往江中下游探查东吴军队的调动。

大约过了两天,哨兵传报孙将军已答应出兵,并派周公瑾率水军逆流而上,即将到达樊口。

刘备又是绝处逢生,多么感激孙仲谋,为表示谢意,刘备派人去迎接和慰问周瑜的船队。

上行船很缓慢,象逆流而上的大鱼,行动比较迟缓,加之船只很多,速度和距离都要基本保持同一步调。因此过了两天,刘备才盼来了周瑜的船队。

指挥船上,挂一面很大的红黄相间的旗帜,上有一个大大的“孙”字。一人按剑立于船头,刘备判断可能是周瑜。

相见了,刘备请周瑜上岸休息,周瑜说形势紧迫,即将赶赴赤壁,要刘备到船上小叙。

刘备登上周瑜的指挥船,坐了,问:“孙将军的抗曹力量准备得如何?”

周瑜说:“弄了三万多人呗。”

刘备一听,失望而又不安。周瑜笑了,说:“刘豫州不必担忧,等着看我打败曹军吧。”

刘备问:“子敬和孔明二位先生呢,怎么没有随你同来?”

周瑜说:“他俩在后面船队里,大约三天后可以到达。”

刘备越想越担心,告别周瑜回到岸上的营中,立即暗中派出许多人马,由关羽带领,北上过汉水预作部署,以留撤退的后路。

却说诸葛亮跟着鲁肃在柴桑见到了孙权。柴桑,今之江西九江。

诸葛亮说:“曹操平定了北方,南下来掌舵地盘。刘豫州本可以与曹操抗衡的,可英雄无用武之地,枉投了刘表。所以,刘豫州逃到这儿,希望您估量一下自己的力量,以对待当前的局势。”

诸葛亮接着说:“假若将军能与中原抗衡,不如早点同曹操断绝来往;假若不能,为何又不投降曹操呢? 如今,你表面上服从曹操,内心里迟疑不决,大祸很快就要临头了。”

孙权问“你说得挺美,那刘豫州为什么不投降曹操?”

诸葛亮说:“刘豫州是王室后代,事业不成,是天意不到,他怎么能投降呢!”

孙权说:“我当然也不能投降。可是又怎么能抵抗曹操的攻势呢?”

诸葛亮分析道:“刘豫州虽然常吃败仗,但现在仍有上万人。曹操远道而来,势必疲劳困顿,听说为了追击刘豫州,饭都吃不上。再说北方人,不习惯水战。你若能与豫州统一部署,协同作战,打败曹操是断然无疑的。

“曹操一败,就会回到北方去。那么荆州,东吴的势力就强大了,三分天下的形势就形成了,成功或失败,在于将军的决断。”

孙权听了,喜悦万分,说:“好,开会商量。”

开会的时候,曹操派人给孙权下战书来了,说:“最近我奉皇上之命,讨伐有罪之人。军旗指向南方,刘琮束手投降。现在已调集水军八十万人,要与将军在东吴合作打猎啦。”

这封信到柴桑,引起了孙权内部小地震。

孙权部下被震成了两派:主降和主战。

主降派以张昭、秦松为代表,被曹操的声势吓破了胆,主张不战而降。

主战派以周瑜和鲁肃为主,尤其是周瑜,说:“曹操舍鞍马,登战船,是弃长就短,而且季入寒冬,曹军给养不足,北方士兵远涉江湖,不服水土,必然要发生疾病。这些说明曹操是自己送死来了,请将军给我精兵三万,进驻夏口,保证为将军打败曹操。”

孙权激动了,拔剑砍去案子一角,叫道:“他妈!我跟他拼了!谁还敢说投降,就和这奏案一样!”

孙权下决心抗击曹操,少不了联合刘备,于是刘备一拨人就归孙权指挥了。

周瑜从鄱阳县回来,孙权马上与他共商大事,将鲁肃的建议和自己的想法告诉他。想听听他的建议。

周瑜说:“主公占据江东,时至今日。已经拥有方圆数千里的土地,部队武器精良,粮草充足,英雄俊才都忠于职守,各显其能。正当荡除污秽,威震天下,怎么可以迎降曹操呢?”

孙权心下踏实了,说:“我想听听将军的具体策略。”

“曹操丢掉骑兵,依仗船只,来与江东争胜斗强,是失策之举。中原士兵不服水土,不习水战,光疾病就够他受的。将军打败曹操,绝好的机会来了。请允许我进驻江夏,与辞采决战。”

孙权紧执周瑜的手,不知怎么表达感激之情才好。这位足智多谋的人辅佐兄长创下江东霸业,如今国难当头之际又为我竭忠尽职,我孙权就凭这一点也该和曹操决一雌雄,以告慰父亲和英年早逝的兄长。

孙权说:“我已选好了三万人马,船只、粮草和武器辎重等都已准备停当,你在前线,能够对付,那太好了。若不能击退曹军,就回来同我会合,我们共同与曹贼决一高下。”

孙权命令周瑜、程普为正副统帅,率领部队与刘备的部队会合,一起迎战曹操,又派鲁肃做赞军校尉,协助周瑜与程普谋划作战策略。

此时的曹操,也是十分谨慎的。

曹操命令曹仁和曹洪驻屯襄阳,负责陉阳到江陵间荆州降军的监视工作,并保持前线军团和后方间的联系路线畅通。

乐进及满宠,则率领袁氏降军,一方面防止孙刘联军可能的反攻行动,一方面也和荆州降军作相互制衡。

程昱、曹纯、张辽及徐晃的军团,配合荆州蔡瑁和张允的七万水军,由长江乘船舰顺流东下,准备在水上和孙刘会战。

曹操自己在江陵建立指挥部,把握全盘军情,随时准备进行必要的反应。

为什么曹操突然放弃一向擅长的野战,而选择并不熟悉的水战呢?

这个问题,就连许多曹军将领也想不通。

程昱曾问曹操:“我们的水军顺流东下,水战经验缺乏,万一东吴在水上处处布防,如何迎战?”

曹操说:“前面有荆州水师七万,已够东吴难受了!”

荆州水师将领为蔡瑁和张允,程昱问:“万一蔡瑁和张允有变,我们有何预案?”

曹操说:“蔡,张二人,亲眷全在荆州,他们还巴不得早日踏平东吴,带功返回荆州呢。”

曹军一路顺风强占了江陵。但是,严峻的问题出现了。

舰队中的士兵接二连三地出现呕吐、腹泻,半日不到,两万兵士染上疾病。

事出紧急,曹操只好放弃了立刻南下的计划,下令全军原地休息。

接着,黑色的阴影又笼罩着舰队,平均每天大约有四五十人死亡,曹操只好下令将死亡士兵的尸体趁夜色秘密投入江中水葬,以免动摇军心。

曹操令军医集中一切力量对付疾病,他们买回或亲自采回许多草药,熬成药汤,不分白天黑夜逐一送上每只战船,给战士们服用。

时间长了,曹军似乎慢慢适应了江南水土,疾病渐渐退却。

曹操派遣使者出使东吴,去劝孙权放下武器,但失败了。曹操并不感到意外。孙权是新一代江东霸主,要荡平东吴绝非轻而易举之事。

想压孙权象刘琮之辈那样归降,看来是没有多大可能了。必须让东吴与刘备的力量分离,才成。

忽然传来情报,说孙刘联军已进驻三江口。曹操决定迎战。

程昱认为曹军对这一带很不熟悉,建议水战应缓慢进行。

曹操一改过去善于纳谏的作风,说:“趁他们部署未定,奇袭可以迅速打乱其阵脚。时间拖长,他们占有了地利,又得人和,就不好收拾了。”

张允说:“将士们刚刚受了一场瘟疫,身体尚未复原,从江陵下三江口,水势汹涌,如此颠颠簸簸进入战区,恐怕他们身体吃不消,难以力战。”

曹操说:“休要多说了。你们二人若是害怕,可以守江陵,我自率军下三江口。”

程昱和张允见曹操面色阴沉,哪里还敢多嘴。

 

73

 

在江陵,曹操将张辽、徐晃、程昱的军团,加上蔡瑁,张允带领的七万荆州水军,编成船队。

正如张允所说,从江陵到三江口,水势汹涌,船只颠簸得甚为厉害,军士们晕船现象相当严重,每只战船上约有上百士兵呕吐不止,还有不少的人休克。

曹操非常着急。这样的状态,简直是不战自溃了,怎么能够迎战呢?于是,下令停止行船,休整一段时间再说。

这时,华中地区已进入了冬季,强劲的西北风自上而下掠过江面。

天气转晴,阳光洒在江面上,沿岸十多里长的水岸,船只整整齐齐排列,煞是壮观。

如何解决将士们的晕船问题? 曹操和贾诩、程昱等,苦思对策。

突然,曹操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说:“将整个舰队用铁索链串联起来,形成巨大的连环船。这样,行船就平稳了,晕船现象即可克服。”

程昱说:“丞相这办法虽能避免船的剧烈摇晃,但万一遇上敌人火攻,那如何得了。”

贾诩也说:“遇上火攻,我们连逃生的办法都没有。”

曹操说:“这个不必顾虑。你们看!”

贾诩和程昱顺着曹操的手指仰望天空,但见一片澄澈,万里无云。

曹操说:“你们看看风向,与我们战船顺流而下的方向一致,敌军在下游,火攻只能烧了他们自己。二位尽管放心,吩咐大家注意防守就行了。”

曹操这个时候更怀念逝去的郭嘉,他多么希望谋士当中有谁能够提出与自己不同的见解,并且以十分充足的理由说服自己啊。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三千多只战船串成了一个整体,整个船队首尾相连数百里。

平行的船队每个横面有二十四只船,看起来如同一座水上长城,气势非常雄伟,并由数百艘小船在周围巡逻,以避免敌人偷袭。

由于规模空前庞大,光是整编便耗费了一个多月。

这夜,曹操在军帐中研读兵书,忽报东吴劫营。

急问情况,又报说,是东吴老将黄盖引数小船前来,刚刚驶近我方巨舰,即被我神射手乱箭击退,败走了。

曹操听了,说:“不是劫营,是踩点呢。哈哈,全在我预料之中。”

冬十一月十五日,天气晴朗,风平浪静,曹操下令当晚在大船上摆酒设乐,款待众将。

晚上,天空的月亮非常明亮,长江宛如横飘的一条素带。

再看船上众将,个个锦衣绣袄,好不威风。

曹操正与众人饮酒谈笑,忽听寒鸦之声于水上掠过,遂问左右:“这乌鸦为何夜间鸣叫?”

左右答:“鸦见月色明朗,以为天晓,所以离开枝头,于夜空中嘹唳。”

这时,曹操已是有点酩酊,先以酒奠长江,随后满饮三大杯,命人取槊来,把槊横握在手中,讲话说:“同志们!我自起兵以来,为国除害,扫平四海,使天下太平。我执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达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在这良辰美景,我来作歌,你们跟着唱和。好不好!”

众将士齐声叫好。

曹操就着明月,江水,吟出了叱咤风云的大诗《短歌行》 。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在此,不妨与你共同欣赏吟咏则个。

面对美酒伴以高歌,人生短暂岁月几何?好像晨间的露水一般,过去日子已经太多。

席上的歌声慷慨激昂,心中的忧愁却难以遗忘。用什么来排解忧愁?只有那美酒名曰“杜康” 。

“青青”的是您的衣襟,悠悠的是我的愁心。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轻声吟诵至今。

“呦呦”的是麋鹿在鸣叫,因为它食到了野外的苹草。正是因我有高贵的客人,才奏起瑟琴,吹起笙笛。

明亮得如同天上的月亮,什么时候我才能够摘取?忧伤正从中而来,连绵不绝从未停止。

越过田间交错的小路,屈就了您前来拜访。久别重逢长谈畅饮,心中重温着往日情深。

月亮皎洁,星辰稀疏,乌鹊振翅,正向南飞。绕着大树徘徊不止,有哪个枝头是可以依附的呢?

山岭从不满足于自己的高大,海洋从不满足于自己的深广。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望天下英杰,真正归心。

直到次日,曹操还沉浸欢乐兴奋之中。

初冬的早晨,江上云蒸霞蔚,景象万千。一抹朝阳从东边远处的水面上慢慢升起,远望如红橙浮在水上,近处雾气缭绕,反倒辨不清山水。

曹操在虎豹警卫队的保护下,沿江边漫步,舒展着筋骨。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望着滚滚东逝的长江水,曹操忽然感到人生是那么短促,五十多岁了,依然有那么多的事需要做,何时得休闲啊。

“我老了吗?”他问。这个问题,他自己也知道不是第一次提起了。

随行的曹仁说:“丞相精神焕发,没有衰老的迹象。”曹仁也不是第一次这么回答。

曹操说:“人啊,说老就老了,老是不可抗拒的。”

见曹仁在倾听,曹操接道:“有的人,老态龙钟,步履蹒跚;有的人,碌碌无为,不思进取。前者是生活模范,后者则是苟延残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