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武则天》第四十六章 君臣泛舟积翠池

 

李世民有点不爽。原因呢,他个人也说不清。

说清了,解决了,就没有不爽了。

由于不爽,想暂时放过朝政家事,出去散散心。

洛阳。又是洛阳。冬天,降旨营造洛阳飞山宫。计划天气转暖的时候,到那里游玩去。

飞山宫在洛阳的寿安,历史记载是今天的洛阳宜阳县,实际位置在洛阳伊阙的西南。这个宫殿是隋朝杨广建造的,早已塌圮,几乎不存了。

这个冬季,很奇怪的是,李世民老想起杨广。

他的这个老亲戚,大有作为,享乐有方。论功业,论治绩,他李世民超过杨广,论享受,论乐游,可就跟老杨差远了。

眼看四十岁了,想来想去,时不我待啊。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眼间老之将至,似乎还没有像杨广那样放胆玩乐过。

飞山宫建造于杨广大业元年。周围十余里,北通洛阳西苑。

飞山宫,又叫皂涧宫,藻涧宫,阜涧宫,阜仁宫,甘泉宫,为何竟有如此之多的称号?发生过的香艳故事多嘛。

杨广在洛阳西苑建了十六宫,每宫藏有二十名来自江都的美人,日夜玩乐,犹自嫌少,溯着洛河,到飞山宫,想必快活无比。

现今朝野好像没有什么大事,长孙夫人也故去了,李世民便令天策府班子筹划土木之事,重建飞山宫。

天策府,是李皇上的洛阳办公朝廷。当年他征服洛阳后,李渊封他做天策上将,有了个简单的天策府。后来不断上档次,展规模,官员队伍也很大了。

这天早朝罢了,李世民到了两仪殿,就一些具体事项跟近臣们商量,商量过了,聊天。

魏征说:“有半年一载的光景了,陛下似乎不乐意听到直爽的谏言。有时候勉强听了,心里好像也终不畅快,偶尔显出不悦之意。方才,就飞山宫之事,群臣想提点意见,陛下就不愿意听了,正告说,不兴飞山,朕不高兴。还教谕臣下,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无妨。”

魏征没有胡说,李世民不让臣子们阻止飞山宫的建造。他认为百姓都是贱骨头,闲着,就会无事生非,应该让他们当牛做马,劳碌不休。

李世民已四十岁,做皇上也有十年了,天下承平日久,最高头领以我为尊、独断专行的狂妄心态很难按捺,时不时要表露出来。

魏征觉得有责任把问题说透,把李世民谏回来。

他说:“杨广穷奢极欲,役使百姓,就是仗着国库富足,不忧后患,以致于丢掉性命,社稷江山变为废墟。臣望陛下深思隋朝灭亡和我大唐得到天下的原因,谨慎从事。高大的殿宇和低矮的宫室,使用起来没有区别,后者其实更为踏实。”

李世民说:“无非借用旧殿,涂饰焕新而已。”

“飞山宫曾经送走了骄奢淫逸的皇帝,假若在其旧基上扩修营建,承袭旧殿,增加华丽,便是以乱续乱,恐怕遭致祸殃。”魏征说,“需要的是拔乱反正,而非前辙后车。江山难得,却易失去,能不好好考虑吗?”

“说得好,朕采纳。”李世民道,“为此,朕与众卿且来畅饮一杯吧。前不久西域入贡葡萄美酒,正合把盏饮用。”

长孙皇后病逝后,李世民身边没有纪律检察部门了,贪恋酒色的本性在遭受长期压抑之后愈发猛烈地迸发出来,经常追求酩酊境界。

大醉之后,命人四处网罗美人,充实内庭。

飞山宫这个项目就算罢了。把显仁宫整修整修,谁也不能再说什么吧。

显仁宫,是洛阳西苑的主要行宫,大隋洛阳建设二期工程中的重点项目。

西苑在大隋洛阳京城的西面,又叫芳华苑。多大呢?“周二百里” ,周长二百多里。

当时洛阳城的周长是五十六里,保守估算,西苑也折合将近十个洛阳城的面积。

斯西苑也,北至新安,南及嵩山,西至渑池,“诏天下境内所有鸟兽草木驿至京师洛阳” ,“易州进二十箱牡丹” 。天下的嘉木异草、珍禽奇兽,都充实到了这个园林里。宫室富丽,风景旖旎,“游赏之美,以斯为最” 。

和显仁宫并称美景的,是西苑的“海” ,人工海。周长十多里,开凿在洛水、穀水流经之处。

按照神话传说,人工海内堆砌了方丈、蓬莱、瀛洲三座仙山。三座仙山各相距三百步,高出水百余尺。台观殿阁,罗络山上,左右错落,向背如神,苍松翠竹,郁郁葱葱。

龙鳞渠水,自北而南。粼粼清波不断注入人工海中。渠宽二十步,架有飞桥数座。

渠畔就是杨广的十六院,十六座院落。

十六院风光旖旎:庭院幽深,花木掩映。每当北雁南飞,花叶凋零,就用各色绢帛剪制出彩花绿叶,缀在枝条上,颜色稍稍衰退,立即予以更新。

因此,即便在秋风肃杀或寒气逼人的季节,依然春意融融。沼池中也用绢帛制作荷叶菱花,凿冰装点,杨广游幸时,浑然忘节令。

罢修飞山宫,改修显仁宫。显仁宫和十六院的修葺,比重建飞山宫耗资更巨,魏征等人再也不便多嘴了。

李世民一直在生闷气。有太子不成器的原因,也有别的。反正,闷。闷气。觉得这一生里从来没有过的不开心。

春天,洛阳禀报说,显仁宫恭迎皇上驾幸。

李世民便诏令:备辇,出发;目的地,洛阳。这日是二月二十三,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

三月初一,车队走到长安和洛阳中间,看到了个天狗吃日的奇景。李世民心里直打鼓,莫非不该热闹这一趟?

好在本只天狗似乎没想多事,尝一尝太烫,就吐出来了。

随行大臣中懂行的说,应该没有形成什么兆头。

于是继续赶路,三月初九,即巡幸到了洛阳。

皇上太雷厉风行了,圣旨到洛阳还没有几天,朝廷团队就轰轰烈烈驾临了。洛阳官员在饮食方面筹备不及,接待不够滋味,辄遭严肃处理。

魏征劝谏李世民道:“陛下视察东京,大量东京官员却由于奉膳问题被解职或降级。臣担心为下层效法,一味享乐,恶风盛行,最终造成民不聊生的局面。那种局面,可不是陛下巡幸各地、普降皇恩的本意啊。”

李世民说:“卿言甚是。”

魏征接着谏言:“前朝杨皇上,南巡逾江都,北狩至雁门,到各地之前,暗示郡县,进献美食佳人。视其数量,做为赏罚的根据,最终导致官员叛变,百姓离散。其情景陛下亲眼所见,为什么又要效法呢?”

李世民颔首,但心里想,此番东京之行,朕又没有特别索要美食,粗茶淡饭实在难以下咽,才收拾了那些缺乏敬畏的接待官吏,至于佳人,还没有搜罗呢,你这就敲打起来了?

心里想归心里想,口说:“没有爱卿,朕听不到这类话。”

转身跟长孙无忌等人聊天,说:“奇怪了,朕从前四方征战,经过洛阳,吃得很差,住得也很糟,没什么不良感觉。如今,东京也算尽力供奉了,怎么就嫌弃他们做得没有滋味呢?”

长孙无忌们说:“东京当地官员,没有伺候过陛下。陛下降旨随后即行,车辇飞速,当地纵然四出采办细粮精肉,他们也跑不赢啊。”

魏征也缓和话头,道:“另一角度,可见东京洛阳平日没有怎么奢侈,间接证明,他们执行陛下艰苦奋斗建设大唐美好社会的系列指示是不错的。”

李世民哈哈大笑,道:“明日上北邙山,到立都台上吹吹风,让朕的头脑凉爽一下。”

李陛下所说的“立都台” ,便是公元604年杨广在北邙山上搞的那个五丈见方的夯土高台。

当年老杨在台顶轻捻髭须,望着眼前沃野平阔的洛阳川,问臣僚们:远方那个鸟缺口,不是龙门吗?前面脚下,这么好的地方,自古以来帝王们为什么不建都,都跑到东边下游穷捣鼓?

杨皇上的“天问”没人敢答。迟钝之后,右相苏威出班禀道:“前朝不建都于此,是留着等陛下来建的呀!”苏威,字无畏,确实无畏。

苏无畏掩盖了周朝曾经建都于此的史实。他做臣子跟魏玄成不一路。玄成是魏征的字。

第二天,李世民早起,用膳,在臣子们簇拥中,登上了北邙山的五丈土台。

杨广的土台,几十年风吹雨侵,早就蜕变成大坟丘模样了,昨天夜间,工程兵们大突击,运来新黄土,堆出了原状。

唐朝空气清新无比,能见度好,目望遥远。李世民抬眼就看到了遥立在南方的天造壮阙——龙门。

北邙山和南龙山之间的宽敞川地上,温柔而又扭捏的洛水,近年没有弄出过大的灾患。

洛阳通往长安的官道,宁静地向西远去。

东方,开阔,辽远,全是为朝廷纳粮贡赋的地面。

除了江山易手、英雄角力的光景,洛水之川总要饱受战火烧燎,剑戟耕犁,其余春夏秋冬,风调雨顺,空气清新,百姓黎民汗珠子摔八瓣儿,求个好收成。做皇帝的,忙的是别的事务,譬如老杨,芳华十六苑,每苑二十个小佳人……

李世民毕竟是武将军出身,看到两山壁立的伊阙,忽然想起战国时期的“伊阙大战” 。

大魔王公孙起击败韩魏联军,斩首二十余万,便在那一带了。

由隋而唐,洛阳都城,屹立在北邙山和南龙山之间的伊洛平川上。宫城皇城,背山面水,众多里坊,铺展于洛水两岸。衙署,官邸,佛寺,市面,长街,大树,东渡,西苑……

大隋“禁省” ,殿堂如林,规模尚存,气势尚在,长安之外莫有及者。郭城百坊,纵横十街,四出趋门,市居其中。府、寺、社、庙,各安其位。

洛阳城中轴线,主干道天津街,过洛水而南,水上桥梁,交通俨然。

李世民率领臣子们眺望洛阳,在春风中议论杨广的为政得失。之后,乘辇下山,于天津街换乘马匹,缘洛水岸畔的小路西行,蜿蜒到达西苑。

洛阳西苑,本来水系水网四通八达,显仁宫周围尤其曲流有致。大唐帝王莅临,各方迎接备极周详——前几日京都守官奉膳不力遭到贬黜,产生了有力的教诫作用。

临水错落的十六院,所有的铭牌也都新镌了,悬挂在门楣,仿佛一簇簇美人儿,竞相炫耀:百福、长春、承华、飞英、延光、明彩、凝辉、丽景、含香、流芳、万善、耀仪、结绮、清暑、明德、永乐。

李世民扫视着两旁,勒马缓缓走过。

果然,果然。享乐的好地方,享乐的好办法。

数百名小美人儿,分别安置在此十六座宫苑,无论走到哪一座,享受起来都有意思,够热闹。

据说,十六院求施恩幸,比赛着制作珍馐佳肴,进献给杨广,或者争取杨皇上现场品尝,之后留宿,宠爱……

杨广把大量的时光消磨在西苑中。

每年三月,举行牡丹花会,观赏群花,水边宴饮,丝竹笛箫,终日不散。

清风月夜,在数千宫女的簇拥下,漫游西苑。宴饮至夜静更深之际,诗兴大起,自己还谱写了数十首《清夜游曲》 ,由宫女们舞蹈、歌唱。

把酒欢宴,坠入醉乡,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再怪诞的行为也习以为常了。

李世民和近臣们的午餐,显仁宫接待处不敢大意,精心侍奉,安排饮宴。酒足饭饱之后,君臣泛舟积翠池。

是日,春风骀荡,阳光明媚,李世民暖洋洋地倚靠在船头的“御座”上,受着两侧大臣的恭维、辩论。

“隋朝之此豪奢宫苑,原是为我大唐修筑的。”

“工程太大,工期太紧,结怨百姓,也是一因。”

“宇文述、虞世基、裴蕴之流,谄谀朝廷,堵塞君主视听,罪不在轻。”

“引以为戒,确保长远。”

李世民忽然想起三月初一的日食,眯着眼,心里道:“天狗尝日,及时提醒,警诫本朕,感谢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