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武则天》第十六章 御榻体验促雄风
晚上,李渊已经在后帐睡下,大秘书长裴寂悄悄来见,建议说:“唐公即将进入关中,有些事情需要提前做。夺取一个政权,舆论先行,自古如此。”
李渊说道:“这里没有外人,你不妨说具体些。”
裴寂向前凑近一些,低声说:“入关,犹入宴也。好比进入宴席,长安像个素蒸猪头,但凭将军享有。历朝历代,改换门庭,收拢人心,无不借助天命,让朝野有所信服啊。”
李渊皱眉说道:“我想的是,进入长安,先行扶立代王杨侑,循序渐进。”
裴寂说道:“隋室福祚已尽,已是天下公认的了。难道你乐意尊奉一个异姓的小孙子当皇帝,自己却以功高老迈之躯,整日早晚向他请安,做个卑微的臣下吗?即便你乐意那样干,你那三个勇冠三军的儿子也未必会答应。你说,你那个谋略过人的二郎会答应吗?”
李渊沉默了,在暗中思忖。过了一会儿,说:“不扯远了,说说你的舆论工作怎么做吧?”
裴寂又向前凑近一些,在李渊耳边小声嘀咕了一阵儿,问道:“这么干,可以不?”
李渊冷静、沉稳地道:“那么,你去干吧。千万,不可走漏风声。”
“这个自然,唐公放心。”裴寂说完,蹑手蹑脚地走出帐去。
三天后,裴寂兴高采烈地说,新得一种烹饮之物,要请唐公和众人共享,命几个兵士到一处崖下掘坑,取其清冽之水。
兵士们挖了一会儿,忽然发现一个石匣,便小心翼翼地弄出来,呈交给裴寂。
裴寂立即说道:“这是新出土的圣物,不能轻易打开。”
他们带着石匣来到元帅大帐,交予李渊。
李渊命将领们都来,当着众人的面,打开泥土巴拉的石匣。
石匣内很多泥浆,但中间有一块石头,似玉非玉,似翠非翠,抠出来细看,石块两面均有字迹。
用水洗净石块,字迹越发明显,两面各四个字,皆以小篆书写,勒刻而成。
在场几乎全是武将军,没人识得那些字。
站在圈外的陈叔达学识渊博,走近说:“让我来瞧瞧吧。”
陈叔达接过石块,认了一番,对众人道:“这一面,四个字:‘天赐灵机’,这一面,四个字:‘木子万世’。木子,应当是‘李’啊。”
将领们听了之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他,然后一起看着李渊,沉默,等待。
突然,裴寂大声说道:“这是天赐的吉祥宝物,向天下万民预示未来的真龙天子。等到龙驾腾飞之日,自会验证。不过,大家注意,天机,不可泄露。希望各位将领心有意会即可,不能随意言传。”
众人听了裴寂神乎其神的妙论,直眨眼睛,只有心领神会了。
只有刘文静,仿佛大彻大悟,说道:“裴长史,灵通玉石应该谨慎保管,最好交给唐公珍藏,以免被不洁的人污损了。”
裴寂顺口应道:“刘司马言之有理,就请唐公自己保管吧。”说完,将那石头复装入匣之中,恭恭敬敬地双手捧着,递给了李渊。
尽管裴寂再三告诫将领们“天机不可泄露” , 但是那块出土的天赐灵机宝石,宝石上“木子万世”的谶语,很快被传得沸沸扬扬。
上天发了启示了,李渊就是未来的真龙天子了。
不管别人信不信,我们做他部下的是信了。
李渊的部队从风陵渡过了黄河,占领了华阴的永丰仓。这也是大隋朝廷的一个战略储备粮库。
守卫永丰仓的是华阴令李孝常,他没让李渊费劲,就把永丰仓的库门钥匙交给了李渊。
李渊拥有了永丰仓,大军补给没有问题了。粮食很多,李渊还打开仓锁,以一部分赈济饥民。
踏上关中大地,李渊就高兴地发现大隋王朝确实到了土崩瓦解的时刻。
关中虽说是大隋的京师所在地,但由于杨广一系列政策所致,反隋力量比比皆是,地方官吏与广大百姓早已对朝廷失去信心,改朝换代已成必然之势了。
李渊驱马行走,不由暗自想道:秦地山川,自古帝王凭借,因此秦汉得成大业。
他暗自庆幸自己选择了起兵反隋的道路,也为选择了夺取关中的战略方针而兴奋。
三天后,李渊住进了杨广的长春宫。
长春宫在大荔的朝邑镇,今天的山西大荔县朝邑镇北寨子村,隋帝杨坚和杨广父子均曾建设殿宇,总面积大至三百余亩。
长春宫三面悬崖,东临黄河,面对蒲津关,登高可以远望太华、中条二山,低首可以俯视黄、洛、渭三河,花木茂盛,四时如春,故谓之长春。
李渊睡在长春宫的御榻上,殿监、宫殿管理委员会主任赶紧把宫妃们集合起来,沐浴,描妆,陪侍。
年轻貌美的佳人们,在御榻上下和周围,进行柔软有趣的服务。
李渊之得意无可比拟,仿佛年轻了十岁,发挥得淋漓尽致,忙到天快亮时才睡,睡得可香甜啦。
关中士民,成群结队地来投李渊,每天都有数千人。李家父子安排专人接待,将他们编入军中。
李渊也不放松任何机会搜罗人才,凡是有才有识的豪杰之士,他都开诚相见,热情欢迎,让他们加入自己的班子。
有几位著名人物,冠氏县令于志宁、安养县尉颜师古,还有李世民的妻哥长孙无忌等人,都受到李渊盛情款待,随才擢用。
李渊部署多路大军,攻取长安。
派李建成、刘文静率军数万人,自渭南稳步西进,遣李世民、刘弘基率军数万人走渭北,对长安形成钳夹式打击。
李家军队所过之处,吏民归之如流,李世民到达泾阳的时候,已有军队九万人,几乎比出发时多了三分之一。
泾阳,是今天的陕西泾阳,长安北部关防要地。
曾经做过隰城县尉,流亡到关中的房玄龄主动投靠,被李世民引为谋主,任命为记室参军。
隰,读若“西” ,属于西河郡,今天山西的隰县。
反政府起义军将领丘行恭,带着队伍自秦北赶赴关中,投奔李世民。
李世民的军队一下子变成了十三万人,声势更加浩大。
李建成也向李渊报捷:已经占领长乐宫。
长乐宫位于长安东南,实际上是座城池,东西长六里,南北宽五里,城墙厚有二十多米。四面城墙上各开一座宫门,门外有阙楼。
长乐宫内,有宫殿十四所,均坐北向南。其中,位于南面中部的有长信、长秋、长定、永寿、永昌、永宁诸前殿,前殿北面,有大夏、临华、宣德、通光、高明、建始、广阳、神仙、椒房和长亭等后殿。另有温室、钟室、月室,也是规模很大的殿堂。
李渊极为得意,不由得顺口说道:“长安已是指日可待了。”遂传令嘉奖长子李建成。
李渊率领直属队,前呼后拥,抵达长安以东不远的栎阳宫。
栎阳宫也是座城池,长方形,东西长约五里,南北宽约三里,是在秦汉旧城的基础上复兴的宫苑,杨广加建了花园和猎场。
栎阳宫监、管理委员会主任跟其他行宫总管的干法一样,集中宫女们服侍李渊睡觉。
李渊在佳人们的簇拥中过夜,亲身检测之后发现,栎阳宫比其他行宫更有资历,因为美女们年龄偏大,都已经二十多岁了,身体某些部位明显下垂,性情也大多沉闷抑郁,了无欢快之感。
细加询问,十来年禁宫日月,皇上没有宠幸到人,女子们寂寞死守,雨露未沾,心怀凄苦,无法言传。
李渊于是下令废除栎阳行宫的佳人团队,释放所有的宫女,让她们脱离与世隔绝的环境,各自回家,去与亲人团聚,或者找人嫁了。
次日,栎阳宫所有佳人欢呼得像唱歌一样,纷纷主动请缨,要么请大将军再幸一幸,要么给部队做饭烧水,希望能够恩许。
任见先生惊奇道:杨广冷藏她们,未能将她们保鲜,李渊释放她们,反而激发了热情。
十月份了,李渊移驻霸上,与长子李建成所部会合,在长安春阳门之北扎营,约二十余万人。
各地郡守、军将,都主动向李渊请求投降。
关中及周围各州县,都已在李渊彀中了。
长安,已经处于唐军的四面包围之下。
李渊起草、发布了安民告示,约束军队,强化纪律。命令各路大军,必须遵照规定,驻扎在各自营垒之内,不得擅自闯入村居民宅,侵扰百姓。
除暴安良、匡扶帝室的檄文也是必须的。
大业以来,巡幸过度,宿止之处,好依山水。经兹胜地,每起离宫,峻宇雕墙,亟成壮丽。良家子女,充斥其间。縻费极于民方,怨旷感于幽明。替否迭进,将何纠逖?驰道所有宫室,亟宜罢之。其宫人等,放还亲属……
收拢民心,李渊一刻也没有忘记。
当此之时,数十万唐军将士,眼巴巴地望着长安就在脚下,恨不能一步跨进城去。可是李渊就是不下命令,他们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乱转。
将士们怂恿右军大都督李世民前去催促:“兵临城下,唐公为何如此迟缓?”
李世民对将士们说:“要说急,我更急。可是我们出兵关中为的是什么?尊隋室,顺民意,匡扶社稷。尊、顺、匡扶,能硬打吗?”
有将士问:“长安守军,若是执迷不悟,难道我们永远坐守城下吗?”
李世民笑道:“至死不听劝告者,必将失去人心。到那时,我们再攻城也不晚呀。”
将士们只得回到驻地,坐等命令。
长安听说杨广其人已经没有了,几乎所有的腿都在打颤。
长安留守、代王杨侑,是杨广和萧后所生长子杨昭的第三子,自幼聪明,也有气度,但毕竟太小了,年仅十三岁,面对着李渊虎视于城下的大军,吓得不知所措,整日以泪洗面。
杨侑的侍读姚思廉是一个家学深厚、勤学寡欲的有识之士,见小主人、小同学终日啼泣,便劝说道:“当此危难之际,不宜过分悲切。过分悲切,伤神损体,于事无益,反而更糟。”
杨侑问道:“李渊大军四面包围,长安如在桶中,如何才能保全?”
姚思廉说:“按照皇上去江都前的旨意,辅佑代王的京师留守,本是刑部尚书兼京兆内史卫文升,左翊卫将军阴世师和京兆郡丞骨仪这三位大臣,如今长安陷于危难,只有召集他们来计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