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武则天》第十三章 借托兵书劝反隋
李密游说翟让进攻洛阳:“越王杨侗才十四岁。其他留守高级干部互相不服,又无计谋,都不是我们的敌手。此时进军洛阳,灭亡杨家王朝,可以获得天下。”
翟让本来将军队的指挥权暂时交给了李密,此时听到李密的宏大图谋,说:“这是一项英雄策略,我恐怕不行。这样,把军队的指挥权彻底交给你,你干吧,我听你指挥,你在前面,我当后卫。”
李密、翟让率精锐攻克了洛阳城东的洛口仓,打开窖口,由百姓随意取粮。
洛阳认为李密不过一群为饥饿所迫的盗米贼,乌合之众,容易击破。
越王杨侗派虎贲将军、宫廷后勤专供部部长刘长恭讨伐李密。刘长恭认为出马必胜,大败李密、翟让易如反掌。
官家号召去洛阳城东抗贼,各界人士踊跃参军打仗立功。
皇亲国戚、世家子弟都上阵了。军服华丽,旌旗蔽天,锣鼓声音,震动天地。谁知道走到城东,一战大败,被杀十之五六。
刘长恭夹着尾巴窜回洛阳,大隋后续部队裴仁基则投降了李密。
李密声威大振,设立高坛,登极称帝,封翟让、裴仁基为上柱国大元帅,单雄信为左将军,徐世勣为右将军。
李密威名隆起,各地变民军队全都响应李密了,李密也全部加授他们官爵,设立“百营名册” ,遥相统领,让他们各率原有部众,在当地建立革命根据地,预备来日星火燎原。
李密扩建洛口仓为更大规模的洛口城。
这个洛口城,地点在洛水入黄处的河口,具体位于今天的河南巩义市以东。
洛口城,原来是一些粮仓和守仓军队的驻地,经李密扩建,城墙周围达到了四十里,城内面积超过十平方里,成了李将军“行军元帅府”之所在。
李密不但快速拓展统治区域,还得到两位勇士,一为裴仁基部将秦琼,又名秦叔宝,一为山东东阿人程咬金,都任命为骠骑将军。
李密的骠骑将军共有四位,另外两位是裴行俨和罗士信。
裴行俨是裴仁基之子,将门之后。罗士信是秦琼的同乡,十四岁的时候加入别的反政府军,就上阵杀敌立功了。
李密遴选出骁勇壮士八千人,分别配给四位骠骑将军用作警卫,称为“内军” ,他豪迈地说:“我们这八千人,足以抵挡百万雄兵。”
李密以孟让为总司令,率步骑兵两千人,乘夜攻入洛阳,大肆劫掠财物,并纵火焚烧丰都市,天将亮时才撤退。
洛阳居民都躲入隋朝宫城避难,朝廷各机关办公室住满了男女老少。
三日之后,李密再度派遣裴仁基、孟让率两万余人袭击洛阳,大肆劫掠,纵火焚烧了洛水上的天津桥中间的主桥。
隋朝政府军出战,裴仁基和孟让才撤出洛阳。
随后,李密安排好洛口城留守,御驾亲征,开拓局面。
战火狼烟烧烤下的东方大都城洛阳,大隋将“失其鹿” ,穷人纷纷逃难,富人们,皇亲、国戚、逆臣、二将,也都急忙收拾细软,整点家兵,预备离开生活享乐了十五春秋的各个洛阳里坊。
此时,洛阳城里的大隋军队还有二十多万,在留守政府的组织下,敲击木梆,互通声息,将士不脱铠甲,日夜戒备,随时准备痛击胆敢来犯的反贼。
洛阳城内绸缎布帛,堆积如山。但洛阳城门不敢随意打开,供应断绝,粮食非常缺乏,纵使拿绸缎布帛做烧柴,锅里也没有米。
越王杨侗命人前往洛阳城东北的回洛仓运粮,派军队五千人驻守上春门,五千人驻守北邙山,五千人驻守城区的丰都市,各处呼应,保障绿色运粮通道无碍。
公元617年,四月十九日,去东边安徽一带转战归来的李密,率三万人,左边骑兵,右边步兵,中间是膂力强劲的弓弩手,千万战鼓一齐擂动,千万人马一齐冲锋,压向洛阳。
隋军惊慌失措,眨眼大败,如水流泻,李密占领了回洛仓。
粮食还没运进洛阳多少,回洛仓丢失,对洛阳构成巨大压力。
四月二十一日,李密发布檄文,交由驿站,传达郡县,列数杨广十大罪状,斥责说:“罄南山竹,写不完杨广的罪状;决东海堤,流不尽杨广的罪恶!”
越王杨侗危急之中派祭祀部秘书长元善达,偷走小路,辗转穿过反政府军控制地区,前往江都,面见杨广。
元善达奏报说:“李密拥有精兵百万,洛阳已被围得铁通也似。陛下如能早还,乌合之众,一定四散。不然的话,洛阳不保。”
元善达上奏之际,悲痛不已,忍不住呜咽流涕,杨广也觉得挺沉重的。
佞臣虞世基轻松,他微微冷笑,说:“越王年纪小,周围诓骗他。设若洛阳真的被围成铁桶,元善达怎么能够出来,又怎么能走到这里?”
杨广听了虞世基的奸佞之言,恍然大悟,勃然大怒,咆哮说:“妈的个元善达,你这小子怎么出了铁桶?竟敢在金銮宝殿上侮辱朕的智商,朕是白痴吗?”
杨广确实也担忧孙子杨侗在洛阳的安危,骂过了元善达,随后又命他穿过反政府军控制区,前往东阳催办粮草,运往洛阳。
东阳是今天的浙江金华。这里的反政府军也非常厉害,元善达走在中途,死于反政府军之手。
此后,大隋朝廷内外所有干部,人人三缄其口,再没有人敢禀报大乱的消息。
在江都,杨广信任虞世基,虞世基的亲友党羽,仗恃权力,贪赃枉法,卖官鬻爵,趋炎附势的人整日往虞世基家跑,热闹得好像赶场。
杨广的老宠臣宇文述,继续权倾朝野,杨广对他也是言听计从。
宇文述为人贪婪卑鄙,富商大贾和陇右诸胡的子弟,争相送他金银宝物,宇文述皆将他们封官晋级,并呼他们为儿子。
宇文述家中,财宝堆积如山,数不胜数,富贵之盛,无人能比。尤其是后庭,家僮多到千余人,还养有许多良马,宠妾美女更比皇上杨广的还多。
当初就是宇文述揣摩圣上享乐心思,怂恿杨广到江都游玩的,宇文述跟到了江都,当然也得以在这个温柔之乡尽情享受。
老家伙年迈体衰,该软的地方硬,该硬的地方软,于是鼓励小美女们靠“逗引”效果领赏,奖励其家中金银财宝,弄得她们心不旁骛,日夜切磋,优美姿势,奇葩动作,你去我来,前呼后应,要把宇文述搞到死。
此等误国害民的佞臣,上天定不饶恕,不久,宇文述便全身稀软,一病不起。
宇文述的两个儿子,宇文化及、宇文智及,都因触犯律条,被收在监中。
大隋到了此刻,还有律条管制犯罪的干部,说明宇文述的后代确实太作恶了。宇文述死前向杨广求情放了儿子们。
杨广恩准宽释了宇文化及、宇文智及。
老杨料不到,出了监狱的宇文化及,未来竟然会是结果他性命的人。
杨广忙着在江都的一连串离宫里,轮流荒唐淫乱,萧皇后以及他心爱的小老婆们跟着享乐。白天,一千多个小老婆,常常一齐酩酊,随着男主入醉。夜晚,忙着左搂右抱,摇涌颠浪,花态百现,嗷嗷乱叫,弄到天亮。
杨广弄不动的时候,跟萧皇后喝茶穷聊,喝着茶,又要酒。
灌一肚子酒,沉醉中拿着镜子自照,回身对萧皇后说:“大好脖颈,谁当斫之?”这么好的脖子,只是不知以后会被谁砍了呢?
惊惶的萧皇后劝杨广别说这样不吉利的话,杨广却哈哈大笑,道:“富贵贫贱,痛苦欢乐,轮流交替,何必悲伤。”
真是个想得开放得下的好皇上。
坐吃山空,江都的粮食已经吃完。为杨广护驾的武警多是关中人,客居日久,思念老家,想逃亡的愈来愈多。
虎贲指挥官司马德戡、元礼,直阁将军裴虔通,带头结交老乡们,商议。
立法院和监察院、皇宫管理局的干部,乃至御医,都参与了关中帮。
他们公开讨论逃亡计划,既不遮掩,也不畏惧。危局压头,还怕什么。
北方的求救文书,雪片般飞到江都。
杨广下诏委任升迁了一批亲党,命其各自出力,联合讨伐李密。
其中,李渊被正式任命为太原留守兼晋阳宫监,成为洛阳、长安以北地区职位最高的军政长官。
在镇压反政府军的过程中,李渊招降纳叛,不断扩充自己的实力。老二儿子李世民尤有心计,知道隋朝必亡无疑,暗中蓄积个人势力,网罗各种人才。
洛阳不停地告急,杨广当然不能不管,命江都副守王世充等率领武装部队,长途增援洛阳。他没料到,野心勃勃的王世充,早在觊觎大隋江山了。
李密为了应对官军围剿,放弃洛阳附近的回洛仓城,撤向较远的洛口仓城。
李密暗中谋划绕过洛阳,西上长安。有聪明人劝他罢休,说有人在紧紧地盯着长安呢,不要随便招惹他,那个人就是:李渊。
李渊的女儿嫁给了大隋行宫侍卫官柴绍,二儿子李世民,娶了个妻子小长孙氏是大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女儿。
右骁卫是禁军,禁军征兵府指挥官长孙顺德是长孙晟的族弟,还有陕西人刘弘基,他们为了躲避讨伐高句丽的征兵,到晋阳投靠李渊,跟李世民成了好朋友。
有人告发晋阳县令刘文静是反贼李密的亲戚,刘文静因此被捕,囚禁于太原监狱。李世民偷偷地救出刘文静,跟他商讨大事。
刘文静分析了天下形势,说:“某为多年县令,看出谁是豪杰。你李世民若招兵买马,至少能集结十万人,你父亲的武装也有数万,趁隋政府空虚,占据潼关以里,发号施令,谁敢不从?最多半年,帝业可就。”
李世民笑说:“你这番话,正合吾意。”
李世民恐怕老爹李渊反对起事,把个宏大谋划深藏在胸,不敢明言。因此,儿子已经在暗中部署了,老子李渊并不知情。
作为司铠参军,负责军需供应的武士彟,常常向李渊汇报工作。有次汇报工作完了,聊天,武士彟把自己手写的一部“兵书”呈给李渊。
武士彟文化水平不高,军事才能有限,怎能创作一部兵书?
李渊出身贵族,数十年行伍生涯,到处打的都是胜仗,他还需要别人的兵书?
不要就此疑问了,这正是商贾出身的武士彟的聪明智慧所在。
武士彟看到了大隋的末日,看到了李家老二的反意,有心劝李渊兴兵反隋,但李渊是朝廷命官,在他面前乱讲胡话,弄不好是重罪啊。
但是,劝其“用兵”的深意,必须托出。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聪明智慧的老武花费好几个晚上,吭哧吭哧地,竟然弄出了一部武氏兵书。当然,书中内容是不需要李渊看的,武士彟也不指望李渊真的看这册所谓兵书。
李渊高兴极了,说:“学习学习,学习学习。”留下武士彟共进晚餐,把盏进酒。
三盏下肚,话匣子打开。
武士彟说自己梦见李渊骑马而登天,以手扪日月,还听到空中有声音,称唐公为天子。
李渊大惊道:“挚友千万不敢乱说,兹乃欺君灭族之罪啊。”
武士彟笑道:“知道您会保护我,才这样说真话的。来,敬您。”
竭力相助李家的,还有刘文静。
刘文静知道李渊跟晋阳宫总管裴寂是老朋友,希望裴寂说服李渊,于是介绍裴寂跟李世民结交。
李世民从私人积蓄中拿出数百万钱,让太原令高斌廉跟裴寂赌博,一次次的输给裴寂,裴寂高兴,每天跟李世民厮混,渐见亲昵。
李世民把宏大的计划告诉裴寂,委托裴寂说服自己的老爸,裴寂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