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武则天》第五十章 母女拜佛长沙寺

 

武遂一反往常晚餐后走上阁楼的习惯,烧了一盆热水给母亲洗脚。

杨女士一边享受二女儿的温柔小手揉搓着自己的双脚,一边看着渐已长大的遂遂,不由得发出一声叹息。

武遂问娘又叹息什么。

杨女士心里忧烦大唐朝廷选美和遂遂想主动进宫侍君的事儿,武遂主动发问,忽然不好说了,便道:“你姐跟你一个岁数的时候,没你这么懂事。说到你姐,这又有一阵子,扬州她那里没音信来了。”

武遂起身往脚盆里续了一些热水,一边细心地给娘搓脚,一边说:“扬州地方好。你不是说父亲当年也做过扬州大都督府的长史嘛。我们听得多了,知道那儿方方面面甚好,在那儿生活不比荆州差。贺兰家那小子,给八皇子新都督看上了,任用了,想也是扬眉吐气的。”

杨女士说:“也是。”贺兰安石在聚餐时也保证好好地待承顺顺,“上次来信,你姐还说,安顿顺畅了接我们去住呢。”

“是也。他夫妻俩有福气,你不用叹气。三个宝贝闺女,都长大,有母亲享的福。”武遂说,故意逗妹妹一下,“你看小三儿,多聪明。三儿,把擦脚布递过来一下。”

“你父亲过世,说话这就两年了,为娘跟他当年一样,期望女儿都嫁个好婆家。只是盖大官人送来的讯息,让为娘心里烦乱啊。”

武遂说:“女儿知道娘心里的纠结。圣上下旨,广选天下美女,其实是难得的机遇,谁有勇气抓住,谁就会有未来。”

杨大妈叹息说:“你父亲在世的时候,一直信着那个袁相师的话。可是孩子,你人还小,不懂得后宫深似海啊。长久的俗话说,宫女一千人,怨魂九百九。好多女子,在里边熬成了活寡妇。

“有的京城人家,仕宦人家,把长成的女儿送到乡下亲戚家,不使露面。我儿的想法,与众人相反,为娘难断是祸是福啊。”

武遂说:“当年姥爷家,显赫的士族,只因远离了皇权,逐渐衰落了。爹爹辛辛苦苦挣下家产,两位窝囊废兄长,不消三年五载就会坐吃挥霍一空。爹爹赢得的一世功名,随着他的去世,也将付之流水。

“朝中没有可以托庇的靠山,恐怕又要沦落到外公家族后来的地步。遂遂一介女子,又不能通过科考获取功名,惟有入宫一途,或可重振家声。别无他法能遂人心愿,此法可通,为何不行?”

武遂一番话,理据兼有,杨大妈不禁对这个次女刮目相看了。

但是,做母亲的,还是要表达自己的忧虑:“孩子,女人入宫,不是人人都能得到宠幸的。之后一步一步,也是难上加难。有的人,入了宫,到老也见不到皇上一面啊。”

“谋事在人,事在人为。有的女子,空生一幅粉白面颊,其实腹中秕糠,她们自然在宫中出不了头地。漫说在宫中,就是在乡野市井,也不会有点起色。”

“我家遂遂有志气。只是,为娘舍不得女儿啊。”

“母亲放心。女儿已经大了,有办法处理即将到来的一干子事情,进宫之后,见机行事,定出计划,咱们按轻重缓急一步一步来。”

杨女士见女儿铁心进宫,半晌没有再说话。

杨夫人想一个人独自再好好思谋一番,尤其希望武大都督老夫君夜里托梦,让她把未来的事情看个透亮。

于是,让武遂端开脚盆,回房休息。也打发小三儿上榻去了。

望着次女遂遂轻快自信的步履,想想自己夫君谢世而去,没有支撑门户的儿子,眼前的二女儿,小小的年纪,即如此刚毅果敢,杨大妈不禁流下了两行热泪。

睡下后,她辗转了好一阵子,难以入眠。

逢事情有夫君做主,或者和夫君商量的日子,不测之间就过去了。

顺顺出嫁,男儿人可以,有份好差事,就定了。遂遂这事,太大。进宫,多数人家想都不敢想的事,让人纠结难解忧虑不尽的事。袁相师的预言,到底可不可以信服呢?

夫君大都督在世的时候是信服的。那么,你就给孤妻托个梦吧。

人的梦,往往不请自来,真要它来的时候,反而不一定如愿。

杨女士在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夜晚,期待武士彟入梦来,指点和相商家庭大事。

随后一个夜晚,武大都督真的在梦中现身了。但是不清晰。

梦不清晰。太清晰就不是梦了。似乎是夫妇一起去拜佛。

长安?洛阳?利州?荆州?宽敞,高远。香烟袅袅,梵音绵绵。

佛祖似隐似现,两人似拜似愿。

可是忽而,丈夫又变成了盖刺史。

是的,老盖带着老杨一起游玩,好惬意啊。走过山,走过水,走过阙门,走向宫苑。春分拂煦,百花绚烂,檐牙高啄,铎铃高悬。

上朝——文武百官,流水一般汇向大殿;退朝——陛下眨眼间就到了西宫偏殿。这是大唐,还是大隋啊?这是长安,还是洛阳啊?

陛下坐在榻上,微微地笑,示意她服侍。

她却发现自己穿的太繁琐了。裹得自己步履难行,好长好长时间走不到陛下跟前。

最后,终于好像躺到了榻上,却遇到更多的麻烦,服饰上的结,不知哪个心怀邪恶的宫女全给系死了,解开一个结,得花费小半拉时辰。

眼看陛下的眼神由召唤到散漫了,要瞌睡了,自己还没有开始侍寝任务,心慌意急,不知如何是好。

自己气恼地说:“解毕,脱尽,恐怕要到天亮了。”

皇上挥手说:“退出去吧。”

说时一大群宫女旋转过来,拉起她就朝外走。

而在另一个方向,很多美姬佳人,早已解尽了衣饰,脱光了身体,粉粉嫩嫩地一大片,朝皇上的卧榻旋转漂浮而去,包围了皇上。

杨女士的梦,越接近醒来的时候,记得越清晰——自己满心愿望要侍寝的,却在旋转中远离了皇上的卧榻。

哎呀,女儿的未来,不是梦能预知的,而是命运主宰的,任何提前思虑都只是在徒添烦恼。

杨女士是个知书识字的人,自己的惴惴不安并不表露出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荆州府那边又没有消息来了。

不知盖刺史是否奏报了皇上?是缓一缓再奏报,还是已作奏报在等待旨意?

为了平复纠结杂乱的心情,母女三人常常到荆州城外去。譬如,拜佛长沙寺。

在荆州、江陵一地,长沙寺的香火是最为鼎盛的,也最灵验。

尽管这个灵验在杨女士心里打有折扣,人们还是趋之若鹜。

当年武大都督和她杨大妈一起来拜佛许愿,求生男丁,烧了最高的香,佛祖并没有显灵,并没有让她杨大妈怀个男孕,能说灵验吗?

现在,杨大妈领着两个女儿,到长沙寺消磨难捱的时光。

下车之后,小三儿嫌弃道路难行,母亲说:“原先寺院在城边,城北,但是隋朝的时候,它破败了。入唐之后重建,移址今日所处,是略有点偏远。小三儿年龄小,脚力弱,我等大人,也还忍得。”

武遂鼓励三妹加油,倡议大家走慢点,并请母亲讲一讲长沙寺“舍利受感”的故事,以娱旅途。

杨大妈讲,长沙寺出名,是因为第一任方丈和一颗夜明舍利珠。

方丈是昙翼。他入持之后,获得了一颗舍利,天天对着念拜,祈请,舍利被和尚的至诚感化了,发出五彩金光,照亮了整个佛堂。

哇噻!人们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奇,说那舍利子像月亮一样,长沙寺夜夜都不用掌灯了。

武小三兴奋地说:“那我今天要看舍利子。”

杨大妈笑道:“说的是以前,现在舍利子安睡在佛塔之下。长沙寺有意思的事体多了。

“四月八日,是浴佛节。你家老爸当年还为浴佛节大法会剪过彩呢。那叫一个热闹。剪彩。我算一算。五年了矣。”

四月八日,荆州的各个寺院都搞浴佛法会,长沙寺最有名,请大都督武士彟站台。

其实,武杨夫妇明里为长沙寺大法会剪彩祝贺,暗里是供饼祈愿,希冀生个男孩,传爵承位。

因为长沙寺内供奉的有一送子娘娘“九子母神” ,世间俗人“虔诚乞子,往往有验” 。

杨大妈没有得愿。年龄大了,过了界了,夫君也逝世了。但女儿们今天来了,当虔诚地跪拜跪拜,求告求告。

侍女们站在母神殿外,母子三人来到母神之前。

长沙寺里这个九子母神,是中年妇女,怀抱一个小孩,膝下围绕一群小孩。这么多可爱的小孩,就是为那些虔诚的拜客预备的。

杨大妈让遂遂和小三叩拜。姐妹俩照办了。

未婚即拜求,提前量足够足够。九子母神啊,请记住:日后显灵,日后显灵,日后显灵。

只可惜长沙寺没有欢喜佛,若有欢喜佛,先拜“欢喜” ,后祈“九子” ,一条龙操作,效果会更佳。

叩拜了九子母神,前往叩拜阿育王像。

武小三儿跑跑跳跳,奔在前面。

据传说,这尊阿育王像来得不清不楚。

长沙寺主昙翼常常发愁寺内佛像太少,又没有能够塑造佛像的人才,影响香火。昙翼为此整天恳切祈愿,结果是,一尊佛像竟然“自天而降” ,神奇入驻长沙寺的大殿。

没有人认识这尊佛像,悬疑多年。直到有一位天竺僧人伽难陀云游来了,认出来是阿育王。

阿育王!太不凡了耶。

古天竺王,古摩揭陀国孔雀王朝三世主,曾经谋杀了自己的九十九个兄弟姐妹,对外人就更血腥了。

但是,坏人成佛非常容易,不像好人想成佛须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坏人只要放下屠刀,便“立地成佛”了。

阿育王晚年杀人杀不动了,放下屠刀,自称“无忧” ,成了个“佛” 。

他皈依佛教后,运用自己的特权,兴建了八万四千座奉祀佛骨的舍利塔,贿赂了佛,因而有了大大的功德。

长沙寺里的无名佛,正是阿育王。

而且,长沙寺阿育王不断显灵,圆光频现,魔景动人。神迹传说,更是不胜枚举。每逢灾异,愈加怪诞:佛像放光、流汗,甚至自动出去转悠,散步,东走走西看看,有时通夜不归,不晓得干什么去了。

武大都督在荆州的第二年,大旱如火,禾稼枯焦,老武比百姓还着急,坐镇长沙寺七日,日日夜夜在阿育王膝前跪求,最后老天竟然阴了。

山南道向朝廷汇报工作,把武士彟祈雨作为一条政绩。

李世民览奏之后,下诏称誉,说武都督宽力役之事,急农桑之业,“仁人善政,忧思怀惠” ,加晋工部尚书,册封应国公。

镇寺之宝,阿育一王。不光杨大妈和女儿遂遂、小三儿叩拜,侍女、仆夫,连车马驭手都来叩拜了。大家快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