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武则天》第二十八章 定元贞观宴群臣
李世民被部下安置好,敷上了箭伤药。
长孙无忌等人走到李世民的榻前,问道:“太子、齐王已死,他们的儿子留下来,终是祸根,是否就此机会……”
李世民沉思了一会儿,长叹一声,猛一挥手道:“你们……去办吧。”
于是,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和李元吉的五个儿子全被李世民派去的军队杀死,他们的名字也被从宗室名册上除去了。
李建成的五个儿子是安陆王李承道、河东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训、汝南王李承明、钜鹿王李承义。
李元吉的五个儿子是梁郡王李承业、渔阳王李承鸾、普安王李承奖、江夏王李承裕、义阳王李承度。
处理干净了,李世民接受李渊的召见。
父子二人一见面便抱头痛哭起来……
李渊哭着说道:“想不到啊,想不到啊,你们兄弟之间,竟然也会这样,相互拼杀,如此凄惨……”
李世民单膝跪伏在李渊膝前,泪流满面地说:“儿臣实为万般无奈,请求父皇圣察明鉴。”
李渊摇手叹息说:“是朕的过错,是朕的过错。”
李世民又借机诉起冤屈来:“太子和齐王多少次合谋暗算儿臣,若非父皇仁慈,儿臣早已进入九泉矣。这次他们提兵来杀,毫无手足情义,儿臣走投无路,被迫自卫反击……”
李渊重又泪流不止,道:“不说了,不说了。你有苦处,父皇不怪你。想来想去,都是朕的过错啊……”
李世民见父皇伤心,又呜呜呜地哭将起来。
唉!李建成年龄比李世民大,却没有李世民的狠毒果断,所以他失败了。
玄武门记录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失败,当然也是老皇上李渊的失败。
李渊总想保持三个儿子之间的权力平衡,希望他们都能尊重既定事实。他一再维护李建成的太子地位,竭力阻止李世民有问鼎之想。但是,他失败了,失败于温良和软弱,失败于糊涂和麻木。
儿子李世民比老子李渊更像个政治家,因此,就在公元626年的这个六月,大唐皇帝李渊立李世民为皇太子,确立了继承事宜,朝廷军政一概委其处决。
两个月后,李渊干脆内退,做了太上皇,传帝位于李世民。
这时候,北方边境传来警报:突厥颉利可汗阿史那咄苾南犯,攻打原州、灵州,包围凉州,进而骚扰泾州、原州。
镇北都督李靖、行军司令李世勣,率领边防军与突厥作战,从白天打到晚上,连夜遣使向大唐朝廷发送军情急报,请求支援。
李渊原先预备让四子李元吉带兵前往北部边境,参与抗击侵略,也能得到磨炼。谁承想部署未就,组军未成,引发儿子们在萧墙内玩火,太子和小四都被玩没了,二郎李世民哧里咔嚓,快刀切瓜,最后竟连老朕的皇位也兜去了。
唉,罢罢罢。李渊只好清静自己,凡事由李世民处决。
突厥和高句丽一个德性,吃了败仗,噩运压顶,慌忙求和,不以为耻,缓过劲来,故态复现,鼠窃狗盗,贪得无厌。
突厥在灵州败于李靖和李世勣,求饶后撤。但得知大唐新皇帝李世民在忙着组建新朝廷,无暇他顾,却比以前更猖狂了。
没多久,突厥复以精锐骑兵突进西会州。
西会州的治所在会宁,即今天的甘肃靖远。
突厥兵马越过西会州后,游荡、劫掠在陇上与渭水之间广大地方。
七月间,大唐平道将军柴绍率领军队与突厥兵马交战,斩杀突厥一名“特勤”——王子,及另三名大将,俘虏一千人。
八月,颉利可汗组织劲旅十万,亲自率领,袭击武功——陕西武功。
武功是关中腹地要害之处,隶属于陕西咸阳,距离大唐京师长安只有半箭之近。朝野为之震恐,李世民立刻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实施首都戒严,派尉迟敬德出战。
尉迟敬德在高陵——今天陕西的西安高陵区大败阿史那咄苾,活捉了一个名叫乌没啜的酋长,杀死一千多突厥士卒。
颉利可汗派他的谋臣执施思力做使者,申请朝拜大唐皇上。
李世民允准,在郊外军帐里接见执施思力。
执施思力说:“漠北粗人拜见大唐皇上陛下,敬祝皇上福寿无疆。”然后夸耀说:“可汗有百万大军,现在带到关中做客来了。”
李世民说:“听着:本朕与你们两代可汗固有旧交,曾与阿史那咄苾结为友好兄弟,负约如此,不知羞耻。当年李家义军进入京师,可汗父子都跟在我的手下,馈赠你们的金银玉帛多得不可计数。现在竟敢派兵入我京畿,还在盲目自夸强盛。今天我就先用你的狗脖子来试试刀剑,看看锋利也否!”
执施思力眨眼之间变成了怂包,咕咚跪下,磕头请罪。
萧瑀和封德彝劝李世民饶了他,让他回去。
李世民说:“不行。这个家伙是来窥测我朝虚实的,没必要客气他,要把阿史那咄苾的嚣张气焰打下去。”命令囚禁执施思力。
李世民带着房玄龄等人驰马出了皇城,命禁军总管高士廉、将军周范等率领部队跟上,到达渭水岸边,隔水与颉利可汗阿史那咄苾对话,义正辞严地斥责他有负于当年之约。
唐军大队人马随后陆续来到,旌旗鲜亮,兵甲闪耀,行伍整肃,士马精壮。
阿史那咄苾旁边的突厥众酋将心中惊恐,纷纷下马,遥行拜谒之礼。
李世民命大军后撤,列好阵势之后,招请阿史那咄苾说话。
阿史那咄苾策马过来,与李世民并辔而立。
李世民说:“想当初我们双方友好结盟,你可能忘记了,我是不会忘的。大唐内政外事,即将很快面目一新,请你注意看着。若再不知深浅远近,就不要怪罪强盛果断的大唐了。”
阿史那咄苾说:“岂能忘记当初的友好盟誓,主要是漠北弟兄们,飞马驰骋惯了,酷爱跑腾,一不注意就几百里跑过了。从今往后,本汗得管教他们。”
第二天,大唐和突厥再度结好——杀白马,盟新誓。
李世民出于多重思虑,答应并送给了突厥人很多金银财物。阿史那咄苾宣布:引兵退走。
李世民诏令派军护送突厥退兵。
临走时,阿史那咄苾承诺回赠三千匹马和一万头羊,回去即送来。李世民没有接受,只要求他将所掠的唐人都放回来,阿史那咄苾应承了。
萧瑀说:“突厥此番侵入我关中,诸多将领请战,没有正式开打,现在他们退走了,是否追上去教训他们?”
李世民说:“收拾阿史那咄苾并不困难。若敕令李靖埋伏在幽州以西,并派遣大军追击于突厥之后,取其头颅,易如覆掌。可是目今,朕新即位,万事待举,要在安静。与胡虏计较,杀伤必会很多。突厥若只是败阵,未能亡掉,与大唐结下更深的仇怨,那就更糟了。他们收起弓箭,卷起铠甲,带走了我们给予的许多财物,实际上他们仍然未消骄矜之气。古人有言:骄兵必败。古人又说: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爱卿着急什么?”
萧瑀佩服极了,再拜说道:“陛下的思维真不是愚笨的臣子能追赶得上的。”
公元627年,正月初三,李世民定元“贞观” ,大宴群臣。
饮宴规模宏大,所有朝廷官员、京师属官和社会显达全参加了,自午至夕,歌舞呈兴。
掌灯之后,上演专门为此晚会准备了很久的大型歌舞《秦王破阵乐》 。
《秦王破阵乐》的创作,源于李世民军队的军歌。李世民打了胜仗,庆贺时以民间旧曲配上新词由战士们歌唱。
去岁之秋,李世民登基后,命专业人员进行修改加工,把这首乐曲编成了舞蹈。李世民审阅了,表示应该富丽堂皇,于是,继续整治,成了一个庞大的、豪华的超大型军事乐舞,由宫廷乐队伴奏,鼓乐共震,声传百里,歌功颂德,惊天动地。
几日后,大唐朝廷还沉浸在秦王破阵的兴奋之中,北方又传来不好的消息。
早春时节,突厥内部发生叛乱,薛延陀部崛起,会同回纥、拔野古诸部背叛突厥。
薛延陀是突厥东部的薛部落和延陀部落联合之后的用名。
颉利可汗派其侄子小突利汗阿史那什钵苾平叛,阿史那什钵苾败了,单枪匹马逃回。
颉利大怒不已,将侄子囚禁起来,侄子于是在心里怨恨他。
突厥分裂,内部失稳,不幸又遭遇了百年罕见的大雪灾。马匹和大小牲畜冻死无数,人无可食。为了活命,颉利可汗不得不以会猎的名义南下入侵唐朝的朔州,实施劫掠。
有大臣建议李世民,趁着漠北的人祸天灾讨伐突厥。
李世民说:“大唐与突厥立有盟约,不能乘人之危。‘须其无礼于我,乃可伐之’。且看它得到吃穿物品,退去也否?”命对朔州遭到突厥侵扰劫掠的百姓予以合理救助。
朝廷官员队伍建设提上日程。
李世民规定:“从今以后,三品以上官员入早朝汇报工作,都应让谏官随行,发现有所失误,立即进谏。”
李世民对萧瑀说:“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寤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朕年轻的时候喜好弓箭,曾收藏十几张好弓,自己认为,没有能超过它们的。最近给弓箭专家看,竟说:‘都不是好材料。’朕问缘故,专家说:‘弓子木料的中心部分纹路不直不顺,弓力虽然强劲,但箭发出去不走直线。’朕方才醒悟以前对弓箭的认知不正确。朕以弓箭平定四方,对弓箭的性能仍然不能明白,何况天下之大,事务之多,又怎么能全部精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