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武则天》第三十六章 孤寡母女泪湿襟

 

长安城,秋九月,李世民率领文武百官,举行盛大的葬仪,把李渊的灵柩安葬于献陵。

李渊的原配窦女士早逝,李渊称帝之后曾经追谥她为“穆皇后” ,安葬在寿安陵,现在,将穆皇后也请来,安葬在献陵,加谥为太穆皇后了。

为了能够让李渊继续享受风流奢侈的生活,李世民提议:“凡是后宫中曾经被太上皇生前宠幸过的妃嫔,一律在献陵殉葬。”

这道圣旨颁下之后,一直与李世民作对的尹德妃、张婕妤当先自尽,万贵妃、宇文昭仪等人曾经送口信、传消息帮助过李世民,想活下来,但圣旨之下,没有办法,也随着大伙儿自尽了。

献陵位于长安以北六十里的地方,今天陕西三原县徐木乡永合村西,堆土而成。墓冢呈覆斗形,长宽都约一百米,高为十多米,守护陵墓的华表、石犀、石虎等,非常具有特色。

献陵的守门兽是石虎,不是石狮。

据说献陵完工的时候,一位白发老者骑着犀牛出现,宣称自己是太上老君,称李渊是他的后代,说陵墓应该用石虎来守护。

李世民认为,这是老祖宗李耳在保佑,专门挑选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率领百官,到终南山的楼观台祭祀李耳。

李世民把楼观台的道士们召集过来,讲话说:“朕之远祖经常出来赐福于大唐子民,朕作为大唐的天子,怎么能没有建树呢!”

遂下令改楼观台为“宗圣宫” ,赐予钱物,用于扩建。

在荆州,纵然有李世民重视和抚恤,武士彟的灵柩还是在长沙寺里停放了半年之久。

武元庆、武元爽弟兄俩,没有什么本事,未能让老爹入土为安,再者,他俩也在等待朝廷的指示。

李世民贞观十年,公元636年,早春,李世民追任武士彟为礼部尚书,令官家送其灵柩归葬故籍文水。

文水县接到朝廷礼部郎中送来的圣旨,曰:武大都督是一忠孝之士,已命史官书之,追赠礼部尚书,归葬文水。

特委并州大都督、英国公李勣监护安葬事宜,把老一辈革命家的追悼会开好,所需概由官家支给。并遣郎中一人,驰驿吊祭。

英国公不是西欧大英帝国的公公。这个英国是周朝的诸侯国,在今天的安徽金寨县境内,小得像个大村庄。唐朝时候,皇上赐封大臣爵号,只是个名头,英国公就是李勣。

武士彟封的是应国公——读音相同,应国位处今天的河南平顶山一带地方。

李勣便是原来的徐世勣。和单雄信一道起家于瓦岗军。徐世勣归唐,单雄信被俘。李世民杀单雄信时,徐世勣割自己大腿上一块肉,让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随着拜把子兄弟入土,以告慰昔日的盟誓。

徐世勣感怀原主人李密的恩德,推辞投降唐朝带来土地和人口的功劳,老皇上李渊很受感动,授其为大将军,又赐姓李氏,变成了李世勣。

李世勣在唐军中,讨伐过洛阳郑朝皇帝王世充、反政府军领袖窦建德等,又奉命北迎突厥,将其驱逐。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即位,成了皇上,李世勣为避李世民之讳,去除姓名中的“世”字,成了李勣。

李世民贞观六年,也就是公元632年,对各地的都督府进行撤并,调整官员任用,李世民用李勣为并州大都督,跟武士彟一个级别。

早春时节,南方的荆州,气候尚在料峭之状,朔方的并州,尤为满目萧瑟之态。

从江陵到文水,千里颠簸,扶柩北行,自略温而深寒,正如杨大妈和三个女儿的心境与感受。

接到李世民的圣旨,并州大都督李勣亲自带队,到文水南边迎接武士彟的灵柩。

李勣看到武士彟的灵柩,忍不住痛哭失声。

老伙计单雄信被杀时,他割股相赠,曾经很悲痛。但那时候气概在胸,人又年轻,单雄信又是个英雄之人,实际上是壮美之举。现在不同的是,人上了年纪,尤其是武妻杨夫人和女儿们以及武士彟的儿子们扶柩流泪的情景,让他不由得悲怀伤情——大都督,元勋功臣,这也是自己的级别啊。

武都督,他就这样去了,留下凄凉的后人,在凌冽的寒风中,需要照顾。

李勣一定要扶着灵柩走路。走了一阵,才被武家人和部下劝到马上。

又行了一程,李勣和文水地方官吏会合,加速提前到县衙去,安排丧葬之事。

李勣找阴阳大师为武士彟选择的墓地在其故籍徐村附近,村西山峦之中。

历史记载说,武士彟的墓在“文水城西北十五里” 。

但,今天的文水城不是古时候的文水城,唐初的文水城在徐村东。

今天的当地人称徐村西山柏草沟中的纱帽岭,好像是武士彟的墓地所在。年深月久,墓址早已无踪。

唐时纱帽岭又叫官帽山,老武安葬之后,一度被称作攀龙台。老武家女儿未来成为皇上,其陵墓就更威严了。

武士彟二哥的儿子武惟良、武怀运,也穿着孝服接灵。作为家侄,他们得到了三叔武士彟的很多照应。如今,世界尚在,三叔走了,不禁大放悲声。

挖墓耗费一个月时间。一个月,武士彟停柩在官府出钱搭建的灵堂中,乡亲们,当年老伙计许文宝的儿子们也来吊唁。

许文宝已经作古,预先给武士彟“探路”去了,跟当年做生意一样,他先干起来,武士彟后跟上。

安葬的时刻到了。朝廷郎中主持追悼会,先高声宣读了皇上的圣旨,然后由李勣大都督致悼词。

李勣打着颤音,缓缓慢慢地说:今天,苍天含泪,草木同悲。我们在这里举行武士彟大都督的追悼会。

武士彟大都督是忠诚大唐的久经考验的杰出的领导人,先皇上和皇上的好学生。在大唐建立的过程中,武士彟先生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对先皇上非常崇敬和热爱。

武士彟先生具有光明磊落、刚直不屈、明辨是非的高尚品德和情操,他在起义的队伍中,在大唐朝廷,在利州任上,在荆州任上,精神焕发,夜以继日地勤奋工作,在最后的日子,以顽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争,他为大唐的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建立了卓越的功绩。

武士彟先生为大唐的事业奋斗了一辈子,深得皇上的信任和百姓的爱戴。

他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光荣的一生,是鞠躬尽瘁、全心全意为朝廷、为社稷的一生。

武士彟大都督的不幸逝世,是大唐的重大损失。

衷心希望杨夫人和所有家属节哀顺变,恢复平静。

武大都督和我们永别了,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要学习武大都督的高贵品质和工作作风,紧密地团结在大唐朝廷周围,高举皇上的伟大旗帜,贯彻执行皇上的每一道圣旨,为建设安康和乐的大唐新社会而奋斗。

然后,在滚动的哀乐中,参加追悼会的所有人士,转起圈子,慰问家属。

佛家做法事的,也来了一场活动。功德佛号,重复念唱:南无阿弥陀佛,除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升往净土极乐世界,一生成佛,常放光明;南无阿弥陀佛,除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升往净土极乐世界,一生成佛,常放光明……

追悼会完毕,武大都督入土为安。

李勣等人送悲痛不已的杨夫人回到武家老宅院,又说一说节哀顺变的车轱辘话。

李勣又交代文水县衙,给武大都督家送来粮米,不得延误。

文水的天还是文水的天,文水的地还是文水的地,只是武士彟倾财尽力建造的庄园早已破败,而且被几个哥哥的儿子们占用,养牲畜,堆柴草,脏乱不堪。

傍晚时分,人都走了,细风微雨悄悄莅临,冷意和萧索一脉一脉地袭来。

武元庆、武元爽去堂兄弟武惟良、武怀运家中商量墓前守孝的事情去了,寒冷、空虚而又破败的武家老宅院剩下杨夫人并三个女儿,两名小侍女,一时半会儿连冰锅冷灶也找不到,连一口温水也喝不上。

杨夫人终于忍不住,坐在地上,拍着大腿,痛哭起来。

在武士彟灵前,在武士彟墓前,她也没有哭得如此之悲哀伤情。老东西你就这样走了,就这样走了,走了,留下我们孤寡女子,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武顺、武遂和武三妹,跟着母亲哭,哭得昏天暗地,四野变色,流云垂眉,寒枝滴泪。

老二武遂遂在哭泣中咬牙切齿,不知不觉骂出一串串粗话。

两名小侍女没经过这样的阵场,泪水淋淋地哭劝。

徐村善良的女人们听到哭声合奏,纷纷走来,送吃送用,软言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