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密码》第二十四章 于阗玉女塔什古丽

 

为开拓商道,为十三公主的和亲路途平安,汉明帝部署四路大军,分别从酒泉塞、居延塞、高阙塞、平城塞出击,讨伐北匈奴。军事行动浩大,没有秘密可言,北匈奴知悉动静,早就溜之乎也。

四路大军除奉车都尉窦固一路小有斩获外,其余三路皆无可观战果,陆续撤出战斗。窦固部稳扎稳打,逐步推进,战果甚好。

 

086

 

塔吉克斯坦,杜尚别。向东,向东。

德默号和爱福号越野车,车身上,从一侧开始,经过车前盖,到另一侧结束的那道彩色的飘逸灵动的丝绸之路,依然靓丽。

车头位置上,丝绸绾成的硕大的牡丹花,格局相同,色彩有异,显得般配而又丰富,现在,它们依然鲜艳。

他们的车身一侧,地名上和地名周围,签满了各种颜色、各种语言的人名,另一侧,喀布尔和杜尚别周围也同样,签上了许多人名。

漫长的路途已经被他们甩在了身后。此时此刻,卡米尔、李由、罗伯特和博努瓦站在路旁的制高点上,拍摄照片,指点山河。

博努瓦说:“帕提亚,是罗马向东扩张的对手,远古时期曾经生活在这一带的大月氏,是北匈奴人向西扩张的对手。”

李由说:“班超经略西域的时候,大月氏中重要的一部贵霜,势力非常强大。”

罗马东扩的时候,老克拉苏在进攻帕提亚的卡尔雷战争中,被苏莱那斯打败,老克拉苏的逃兵,据说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带着捡来包扎伤口的丝绸逃回叙利亚,最后回到罗马,让罗马人见识了丝绸,魅力无限的东方织物轰动了罗马。一部分逃往东部,后来成为大月氏和大月氏一带其他小国的雇佣军。

卡米尔说:“在喀布尔的牧场,我们听普诺图先生讲述这段历史。记得他说,好像其他地方的人,比如中国香港的人,更热衷于演绎此类故事。华人关注此类传说,是有道理的。这里是古代的大月氏国,大月氏人是从今天中国的大西北迁徙而来的。”

李由说:“我们已经知道,大月氏人起初在中国的河西走廊西部生活,张掖、敦煌,都是他们的游牧区,他们后来被迫迁徙,离开了故土。”

罗伯特说:“是北匈奴逼的。但是他们也是北匈奴的劲敌。”

西汉中国的皇帝派遣使者张骞访问大月氏,意欲共同夹击匈奴,以后汉国和大月氏之间往来渐多。

其实北匈奴跟大月氏为敌,也是大月氏人作出来的结果。

大月氏击破了敦煌附近的游牧部落乌孙,乌孙人才联络北匈奴人反攻大月氏。

大月氏失败,部分逃到祁连山间,融入羌族,史称小月氏,更多的逃向西方,定居于阿姆河北岸,随后吃掉阿姆河南岸的大夏国,他们的政权史称大月氏。

大月氏分五个部族,其中的贵霜最为强大,建立了贵霜帝国。

中国汉朝的武帝,远交近攻,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大月氏。张骞走过北匈奴地盘的时候,为北匈奴所活捉。

卡米尔说:“我记得了,北匈奴扣留张骞十年,最后张骞还是逃了出来。他逃出来仍然不忘使命,还是向西,奔大月氏。”

张骞先到了大宛国。大宛国王听说了张骞的遭遇和中原的丰美富庶,非常高兴,想和汉朝通好,就派向导把张骞领到康居,再转程到大月氏。

谁知道大月氏国已经臣服于大夏国,无意向匈奴报仇了。而且,大月氏觉得汉朝离他们太远,难以帮助他们。

大月氏国当时的女王说张骞:“你在我国,旅游观光一番无妨。”

张骞觉得没意思,很没意思,就离开大月氏回东土了。

卡米尔说:“李由还介绍过大月氏的佛故事。汉明帝刘庄先生寝殿春睏,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金人在大殿内漂浮。有大臣解梦说,好像是西域的佛的幻影。”

刘庄皇上,非常自豪,派遣庞大的使团,到西域求取那个佛。东汉王朝的访佛代表团,就是在大月氏,求到了佛的。

东汉求佛使团在大月氏见到了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摄摩腾和竺法兰正在大月氏做访问学者呢。

东汉求佛使团也看到了释迦牟尼像和佛教经卷。他们欢喜万分,诚恳相求,用白马驮着求到的经卷,并邀请摄摩腾和竺法兰一起回到了汉朝洛阳。

东汉在洛阳城西门外建了白马寺院安顿摄摩腾、竺法兰二位梵僧,摄摩腾和竺法兰在白马寺翻译了一些佛经,《四十二章经》——佛的四十二段语录,即系其中之一。

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高僧在白马寺里做住持,圆寂后,就葬在寺内。

东汉求佛求经这件事情,在派遣窦固、班超经略西域、派遣十三公主刘小丝和亲瞿萨旦那国之前六年——公元67年。

 

087

 

大汉行军司马班超,带着尖刀兵马,在前方向西进行外交开拓。

奉车都尉窦固进行军事部署,修筑烽火台、瞭望塔,建立官府、军事管理机构。

“东城贩营”商队——东汉瞿萨旦那和亲使团向西行进。

在鄯善——楼兰之西,班超打通了焉耆、龟兹和疏勒一线国家,它们皆表示归服汉朝,让东国所来的和由西前往东国的使者、商贾方便通行,现在去往瞿萨旦那国的路上,障碍只剩下于阗和莎车了。

卡米尔说:“我来看一看,于阗,它是今天的什么地区?”

李由说:“于阗,大致上是今天的中国新疆和田。”

“哦,和田,出产美玉的那个地方?”卡米尔说,“李由在车上告诉过我,有一个神话传说。”

传说古代于阗国有一条玉河,玉河畔,居住着技艺绝伦的老石匠和他的徒弟。

在老石匠六十岁生日那天,他去玉河边散步,捡到一块很大的羊脂玉,他和徒弟一起,把这块玉精心琢成了一个玉美人。看着自己雕出来的玉美人,老石匠情不自禁地说,我要是有这样一个孩子该多好啊!话刚说完,玉美人竟然真的变成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姑娘,认老石匠做父亲。

老石匠非常高兴,给这个女儿取名为塔什古丽。

后来,老石匠去世了,漂亮的塔什古丽与父亲的徒弟——小石匠相依为命,渐渐产生了爱情。

可是,当地有一个恶霸,看上了美貌的塔什古丽,趁小石匠外出,抢走了她,逼迫成亲。塔什古丽坚决不从。恶霸强占不成,恼羞成怒,用刀砍杀塔什古丽。一刀下去,塔什古丽身上蹦出耀眼的火花,点燃了恶霸的家。

恶霸和他的帮凶在大火中被烧死了。塔什古丽自己化成一股白烟,飞往昆仑山,据说那里是她的老家。在飞往昆仑山的一路上,塔什古丽撒下了许多小石子,化为后人找玉的矿苗。

当然,事实当然不可能是传说。那么,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

于阗玉,古称昆山之玉、塞山之玉或钟山之玉,它的出产地是号称群玉之山、万山之尊的昆仑山。

早在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之前,昆仑山下的原始人就发现了于阗玉,制成生产用具及装饰物品。

于阗玉向中原的朝廷进贡,从殷商时期就有了。于阗玉大举东进,成为宫廷权贵用玉主体,统治者视其为宝物,商代已形成规模开发。

在殷墟的妇好墓中,曾出土了近九百件玉饰随葬品,其中大多数出自于阗。

此后漫长的中国集权时期,于阗玉成了帝王之玉。王宫的玉器多由于阗玉制成,特别是象征皇权的玉玺,多用真正的上等好玉制作,绝大多数是于阗玉。

史料记载说,于阗境内有一条玉河,流至牛头山后,分成白玉河、绿玉河、乌玉河三条支流。虽然发源于同一条河流,但是各条支流中出产的宝玉颜色却与支流的名字一样。

每年五六月份,河水暴涨,玉石从昆仑山顺流而下。每年出产玉石的多少,就由这时水势的大小决定。到了七八月份,各条玉河水势减缓,人们就可以到河里采玉了。因为河里玉石多,当地人把采玉叫做捞玉。

当时,于阗国的国法规定,玉石要由官府首先采集,如果官府没有去采玉,任何人都不许到河边去。

由于玉石资源丰富,于阗国里的大小器物以及衣服上的扣子和配饰都常常是用玉做的。

大约在公元70年左右,克什米尔的高僧毗罗转到于阗国传教。于阗王还下旨立佛教为国教。后来,于阗王国每年春天的四月初一举行以礼佛为中心的狂欢大游行。

街道洒扫一新,城门高悬帏幕,张灯结彩,举国狂欢,万人空巷。国王偕王后也出来参加巡礼,受尊崇的佛教造像车走在游行队伍最前列。造像车高三丈左右,庄严神圣,如同行宫,以僧幡盖顶,悬挂七宝,佛像立其中,金碧辉煌。

像车距城门百步时,于阗国王要摘下王冠,赤着双足,手持华香,走出城门迎接佛像,焚香散花。佛像入城时,王后与宫女要在城楼抛撒花朵,五彩缤纷。

“行像”完毕后,国王与王后才起驾回宫。

于阗国,有玉,有佛,但是军事软弱。北匈奴虎视眈眈,意欲吞并它,还没赶到呢,于阗的邻居莎车先下手为强,占领了于阗国。

莎车王,名叫贤,占领于阗后,把许多于阗贵族弄到了莎车做人质,他派了个大将军管理于阗。

贤觉得自己对于阗的控制如臂使指,非常有效。其实不然,莎车统治者与于阗人的矛盾更加尖锐。

于阗已经是个佛国了,佛会帮助于阗。怎么帮助呢?于阗的贵族名叫都末的出去打猎,张弓搭箭瞄上了一头野猪,刚要射杀,野猪扭回头来说,只要你不杀我,留我一条猪命,我可以帮助你们杀死莎车大将君得。

都末收起了弓箭,跟自己的兄弟们一商量,当即出兵,还真就干掉了君得。

都末率领兄弟们干掉君得,却成了别人的垫脚石。于阗贵族休莫霸与汉人韩融结盟,袭杀了都末兄弟,自立为于阗王。

 

088

 

于阗脱离莎车,不再是莎车的附庸了。莎车疯狂地反击,攻打于阗,两场大战皆败。

第一战,莎车王贤派太子和国相领兵两万攻击于阗,结果丢掉一万人。第二战,贤亲自领兵数万出战,结果损失大半,自己仓皇逃回。

贤终于明白了将在谋不在勇、兵在精不在多,休莫霸有汉人谋士,就是厉害。

休莫霸得胜后,挥军直取莎车,犯了冒进错误。不但莎车的坚城让休莫霸仰止,而且莎车的强弩让休莫霸身亡。

贤没有追杀于阗败军,因为这个时候,另一侧的北匈奴人出现了。北匈奴人无意中送给于阗人一个难得的喘息机会。

贤曾经送给北匈奴一个儿子做人质,这个儿子叫不居征。不居征在匈奴娶妻生子,已完全匈奴化。匈奴人这次来,就是想劝说贤“让贤”——让位给不居征。

贤呢,当仁不让,与匈奴人展开了酣战。

匈奴人不善攻城,莎车王困守无援。休莫霸死后于阗崛起的主角——休莫霸的侄子广德正好坐山观虎斗。

贤占领于阗时,掳掠了许多于阗贵族到莎车软禁,其中有个宝贝,是新于阗王广德之父。

匈奴人暂时退却后,贤派出使者,向于阗王广德提出结盟方案:释放广德之父回于阗,同时贤把女儿嫁给广德,双方和亲,结成牢固友谊。

贤的和解条件,广德照单全收。接回了父亲,娶回了媳妇。至于结成同盟嘛,看情形而定吧。

翌年,广德率兵一路攻杀,来到莎车城外。

“汝父已归还,吾女亦嫁你,为何又来战我?”城头上,贤质问女婿。

广德这个带刀的女婿回话道:“久不相见,思念岳父,想聚一聚嘛。要不,你我各带两个人,在城下聚一聚,再次结一结盟?”

广德以城下结盟的老套诱饵骗贤出城,贤却真的想结束战争。

踌躇的贤,拿不定主意,问自己的相国且运怎么办。且运主张出城去。理由很扎实,对方是亲戚,女婿,又是以前结过的盟友,还有什么不可信任的,若不去,两国友谊即告结束。况且一人带两个随从,以贤的神武,广德又能如何?

狐疑、焦虑的贤,带着两个贴身侍卫出城与女婿相会。

谁也不知道,贤的相国且运早已是广德的内线了。贤一踏出城门,虎落平阳,龙游浅滩,眨眼间为广德所擒,成了广德的俘虏。

莎车国成了于阗国的附庸。

贤不久遭到杀害,北匈奴的军队却到了于阗国的城下。

这回轮到广德发愁了。仗,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广德坐在军帐之中,前思后想,不得要领,昏昏沉沉,堕入梦乡。

大部队开始行动了——不是广德的士兵,而是一群大老鼠。大老鼠成了广德的帮手。

其中有一匹大老鼠拱手向广德道:“我等住在于阗附近,沙碛之中,是于阗的臣民,今见大王发愁,特地前来报告,明朝大王只管发兵攻击匈奴人,我等会出手相助,保证取胜。”

广德说:“鼠老哥们,你们说的若是真的,那就谢谢你们啦。”

第二天,广德领兵出击。

来到匈奴人的营外一看,没人。大着胆子走进营房一看,没人。定定心,用刀挑开匈奴人的帐篷一看,好笑,匈奴人都乖乖躺在被窝里呢。

怎的啦?所有绳子和类似绳子的东西,都被老鼠咬断了。罩袍、束带、系甲、揽裙,全都用不得了,只好躺在被窝里束手就擒。

实际上,这是广德做的一个美梦。

实际上,次日,匈奴军队大胜,广德大败,投降了匈奴。

投降的广德向匈奴送出质子,表示臣服,承诺以后年年进贡,岁岁往朝。匈奴人又立了贤的质子不居征为莎车王。然后,带着于阗的太子返回大漠去了。

东汉明帝曾经派遣使团去大月氏取经,东汉是东土的大王朝,它的使团经过鄯善、焉耆、龟兹、于阗、疏勒,基本上没有问题。但是,商贾们就不行了,北匈奴和零散的强盗骚扰、抢劫,使他们惊恐不安。

南匈奴接受东汉的怀柔,不安定因素就只剩下北匈奴了。

恰好瞿萨旦那国向东汉求亲,明帝允准。

为开拓商道,为十三公主的和亲路途平安,汉明帝部署四路大军,分别从酒泉塞、居延塞、高阙塞、平城塞出击,讨伐北匈奴。军事行动浩大,没有秘密可言,北匈奴知悉动静,早就溜之乎也。

四路大军除奉车都尉窦固一路小有斩获外,其余三路皆无可观战果,陆续撤出战斗。窦固部稳扎稳打,逐步推进,战果甚好。

给事中郑众和黄门官抗桂率领的“东城贩营”和亲使团一路随后,沿途无虞。

窦固部将班超,智勇兼用,降服鄯善之后,连续作战,焉耆、龟兹、疏勒等国,次第归服,现在,他和他的尖刀队快速刺向了西域霸主于阗。

于阗王广德召开御前会议,分析形势,研究对策。

匈奴人扶立莎车王贤的儿子不居征之后北撤,广德即攻杀了不居征,立不居征的弟弟为莎车王。匈奴人只好默认,但还是加强了对于阗的管理,派出常驻使者专门监护于阗。

班超在鄯善、在疏勒的英武故事传遍西域,在于阗更是传得沸沸扬扬、神乎其神,广德不得不考虑今后的路怎么走了。

 

089

 

于阗王广德思忖,称霸一方的日子是不错,但是,在汉匈两强哪一个面前都不能充大头。

臣服匈奴是没有办法的选择,要钱得给钱,要粮得给粮,代价一直很大。如今汉朝的势力回归西域了,于阗自然知道怎么选择。汉朝不仅不要钱,没准皇帝高兴了还有令人惊喜的赏赐。

但是,汉朝的诚意如何,决心多大,在西域的实力有多强,都还不清楚。

而且,汉朝派来的人行不行啊?据说是三十多个英雄,在鄯善,三十多人砍了匈奴一百六十多个,听着邪乎,实际情形谁知道啊?

班超的使团到了。

广德虽说佩服班超,但还是在外交上刻意表现着自己的傲慢,不让汉朝人看低,以获取更多的筹码。

班超一行人被简简单单地送进了馆舍。

第二天,于阗国的礼宾吏员来到馆驿,求见班超,带来了于阗王的不情之请。

于阗国的礼宾吏员说:“为了于阗国的未来,为了西域人的福祉,昨天晚上,大王做了个法事。请来主持法事的大师说,大神发了怒,指名要吃班将军的坐骑。希望班将军看在天下苍生的面子上,忍痛割爱。”

这是不是广德的做派,不能妄断。北匈奴在于阗设立的监护府不可能不知道班超到了于阗,但是他们未敢忘记鄯善的教训,也没胆量给班超来个火烧连营,就想出这么一个阴招,借用所谓大师的手挑拨广德与班超的关系,逼广德与北匈奴一起对抗汉朝,几乎可以判定。

听了于阗人的怪话,班超还没反应,他的部下眼珠子瞪起来了,眉毛立起来了。于阗鬼子,你们这不是找碴打仗吗,不是公然挑衅吗?

班超微微一笑,神秘地贴在来人的耳边说:“没问题。不过我这匹马比较倔,没有法术的人降不住,你们于阗,也只有大师有本事降服它,能不能让大师亲自来?”

于阗官吏说:“容某回去禀报大王。”

广德得到礼宾吏员的回报吃了一惊,班超他居然答应了?

广德有点意外,不由自主地瞅了一眼坐在身边的大师。大师微微把头一晃,冷冷一笑道:“大王且放宽心,待老夫走一趟。”

大师出去一阵工夫,广德醒悟了,坏了,大师的小命可能要完了。

广德即速做出命令,派遣军队前往汉人驿馆,为大师保驾,必要时包围驿馆,把大师救出来再说。

广德的于阗禁卫军飞马前往,尚未赶到,班超一干人已骑马驰出驿馆。

广德在忐忑不安地等待消息,但听外面咚咚咚脚步声响,门帘一挑,班超正提着大师血淋淋的人头站在门外。

班超把人头抛到地上,正颜厉色道:“大王,归服大汉共拒匈奴的事情还在考虑吗?还需要再考虑考虑吗?”

“啊、啊,是啊,考虑、考虑,不用考虑了,不用考虑了。”广德不知怎么的,有点结巴了,舌头转起筋来了。

“那就请大王发兵,先把于阗境内的匈奴人解决掉!”班超两眼盯着广德,斩钉截铁地要求道。

广德说:“班将军放心,本王即速发兵,清除他们。”

广德这时不再犹豫,派近卫军闪电出击,干掉了于阗监护府和于阗城内所有的匈奴人。完事之后,摆开酒宴,宾主落座。

班超命人抬上大量礼物,说:“西边的瞿萨旦那国已是大汉的朋友,现今于阗也成了大汉的朋友,西域大道终告畅达。西域与汉朝断绝六十五年之后,再次连通,可庆可贺。这是大汉皇上对于阗的赏赐,从大王到上上下下诸位官员人人有份。”

班超一打一拉,四两胜千钧,大汉对西域的外交至此大获全胜。

广德心里热乎乎的,接受了赏赐,说:“某愿意遣子入汉为人质,同时决定在于阗最好的绿洲为班将军筑造城堡,修建府邸,请班将军在于阗安家,请班将军和所有的汉家英雄长驻于阗。现在,请我的乐舞队出场助兴。”

月琴、胡琴、根卡、马头琴、冬不拉……在各种乐器的伴奏下,美丽的西域舞女旋转如风……

宫外大漠中,暮色如烟,羌笛如啸,高亢而悲凉,切近而遥远……

返上章         回目录         去下章